C01: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呼唤义庄
周伟民
  文/周伟民

  最近去了无锡古镇荡口,老街上当地乡绅华氏家族建立的华氏义庄遗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经导游介绍,义庄是由当地乡绅捐出一部分土地,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取名义庄。这部分土地由义庄独立经营,义庄土地及其他生意的收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资助当地贫寒子弟上学读书。二是用以扶弱济贫。特别是为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养老送终!

  类似的慈善机构,旧上海也有,那就是在民国初年,由沪商王骏生、李谷卿等捐资,在闸北地区建立的普善山庄,是专门收敛无主尸体和弃婴尸体,现在的普善路就由此得名。

  时至今日,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有冻死骨”的现象也早已匿迹。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形成,孤寡老人,尤其是农村孤寡老人的赡养和身后事,依然面临重重困难。政府当然应该也可以管起来,但从政府目前的财力和人力分配来看,要做到全覆盖,恐怕暂时做不到。这就需要社会力量来补充和支援。

  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有爱心的企业家的慈善事业方兴未艾,办希望小学,支援灾区,救助贫困大病患者,致力于荒漠改造等等,各种慈善基金如雨后春笋。但是,专门为孤寡老人的赡养和身后事组建的类似义庄性质的慈善组织好像还没有听说。我希望,有爱心有能力的慈善家,面对新时代的新需求,能专门组建关注和关爱孤寡老人的慈善机构,帮助政府将这一块工作承担起来。让贫困的孤寡老人也能享受临终关怀,有尊严有温暖地处理身后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4版:读者之声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09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0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1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2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3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4版: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二维码扫描
谚语
不必多虑身后事
莫忘古训
老人身后事谁管【下篇】
呼唤义庄
且慢说“再见”
设想明天身后事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C01呼唤义庄 2016-08-21 2 2016年08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