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停止思考,这句话也贯穿在扑朔迷离、跌宕起伏的小提琴大赛中——除了选手思考如何全面完善演奏呈现,还包括评委、旁观专家等从自己的身份出发,思考如何应对采访之时。决赛名单公布前后是一个决出进入或被淘汰出第一梯队的分水岭。除了小提琴维护商弗洛瑞恩·里欧哈德,这位旁观专家明确表示了“我觉得柳鸣能够同时理解中西方的不同曲目,既能演奏好贝多芬的奏鸣曲,也能阐释好中国的《梁祝》”之外,从国外评委、《梁祝》作曲者、上交专业人士,直至每一位被看好的选手口中,从来套不出一个名字、一句针对个人的有倾向性的评价。李沛表示,倒是观众在与他沟通时很起劲地表示看好某某某,但是,观众意见并不会对评判带来丝毫影响。
这倒不是不真诚,而是职业化程度高。进入决赛的6位选手,在参加大赛之前就彼此认识。塔哈哈说,“音乐圈子其实也不大。”据说多加金已经得到过27项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名次。而林品任与黄凯珉同在纽约,也是熟人。决赛单元的评委中,甚至有一对师徒——扎哈尔·布朗与他的高足文格洛夫。多加金,则是另一位评委库什尼尔的学生。这更使得每一位接受采访的人保持公正、谨言慎行。
以至于,在面对“比赛有何收获”这样寻常的问题时,塔哈哈也会“打哈哈”:“永远不要停止思考!”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