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遭遇车祸
报道全文如下:
1913年3月8日,孙逸仙的夫人带女儿来神户,住在东洋饭店,同孙逸仙联系上。当时孙逸仙先生下榻京都帝国饭店。孙说,我们在大阪见面。
孙夫人8号晚到大阪,住银水楼。孙逸仙在10号抵大阪,与相隔很久的夫人见面了。孙夫人带侍女随同,每天早上8时起床,10点钟左右同女儿、侍女到外边散步,在附近的中国菜馆食早点。晚上六七点钟左右在中国菜馆食饭。此外,从不出去看市容。
10号,孙逸仙在大阪饭店参加了官方与民间共同组织的欢迎会。
晚上10时,孙氏到银水楼找夫人,同她和女儿一起,亲切交谈了三十分钟才离去。
孙夫人当时四十多岁,穿黑色中国服装,头发整理得很好,不爱说话,是一位非常贞淑的夫人。
孙中山为革命、为国家日夜操劳奔波,长时期与妻子和儿女聚少离多,即使相聚,时间又是十分短暂。从上述报道看,即使妻子和女儿千里迢迢来到东瀛,孙中山仍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她们,共享天伦之乐。那晚,他辞别妻子后,又匆匆离去参加一个预约好的日方宴会了。第二天,卢慕贞等前往东京游览,孙中山按原定日程西下考察。
3月16日晚,卢慕贞与两女乘坐的汽车不慎误撞电线杆,卢慕贞和宋蔼龄负伤。孙中山是在次日下午2时,在由八幡前往福冈途中得悉卢慕贞遭车祸,当随从人员征求他是否赶往东京探望妻子时,他认为不必更改考察日程,而请宋耀如前往东京处理事务。所幸卢慕贞伤势经及时医治,很快脱离了危险。
对于孙中山惊悉夫人遭车祸后的反应,当年随孙中山同行的日本人泽村幸夫深为他公而忘私的精神所感动,曾回忆说:
孙文17日早上从八幡铁制所出发去福冈的途中,大约下午2点多钟在折尾站的前一站,夫人身负重伤的消息传到了他那里。发电报的是福泽桃助,用的是英文。他写道夫人的伤势very ill(按:很严重)。一行中最吃惊的是宋嘉树(按:即宋庆龄之父宋耀如),他一心以为孙文会在下一站下车返回东京去探望夫人,只见他坐立不安,最后终于忍不住来到孙文面前问行李怎么办?正在与我们闲谈的孙文,收起脸上的笑容,用冷静而干脆的语气说:“不是医生回东京又有何用。即使是医生现在也来不及了。而且我们有约去福冈,能不守约吗?”大家表示赞同后,闭嘴不再说了。同座的宫崎滔天听了他的话后,悄悄地在我肋下捅了一下,用只有同乡人才听得懂的肥后地区方言说:“这是男人不得不忍耐的痛苦之处。”他再三赞叹孙文控制私人感情,忍耐着人所难忍的事,是真正的男子汉。滔天在孙文的老朋友中,最了解孙文的为人和心情。
3月20日晚,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因主张成立责任内阁,制定民主宪法,反对袁世凯专权,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沪宁车站,22日身亡。孙中山先生闻讯,马上中止了日本的考察活动,于23日下午乘船返上海,从事反袁斗争。
孙中山在日本考察期间,留下了许多照片,可惜没有一张与卢慕贞的合影。
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被迫再次流亡日本,卢慕贞只好来到澳门,投靠当时在澳门定居的大伯孙眉。
早在1912年6月底(一说7月),袁世凯当局拨一万美金资助孙科、陈淑英夫妇及其妹妹孙娫、孙婉充作留美学费。同年12月,孙中山在致袁世凯信中说:“文有一男名科,已入美国大学,一媳陈氏,又有两女名娫及婉,皆在美洲中学。”卢慕贞长女孙娫后就读于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然而不幸的是,1913年3月,年仅20岁的孙娫因患肾疾,久医不愈,遂由恋人伍平一特聘医生及护士伴随回澳门其母卢慕贞处治疗。
6月12日,香港《华字日报》刊载孙娫返国治病的消息。报道说:“孙逸仙之女日前由美洲附蒙古轮抵港,闻染有肾病,眼部亦为之牵连。伊本在美洲肄业,此次回来,因病太重,不能在上海登陆与孙中山相叙,偕一看妇来港就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