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本版列表新闻
松江区叶榭镇推出“幸福老人村”模式——~~~
松江区叶榭镇推出“幸福老人村”模式——~~~
松江区叶榭镇推出“幸福老人村”模式——~~~
松江区叶榭镇推出“幸福老人村”模式——~~~
松江区叶榭镇推出“幸福老人村”模式——~~~
松江区叶榭镇推出“幸福老人村”模式——~~~
     
2016年08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松江区叶榭镇推出“幸福老人村”模式——
农村养老不离“乡土”和“乡情”
贾佳 范洁
  不久前,91岁的陆银芳在家人陪伴下,搬住至松江叶榭镇堰泾村的养老机构“幸福老人村”。虽然平日身体硬朗,但此前陆阿婆长期独居,让家住城区的儿子放心不下,只是多次劝说,老人始终不愿离开家乡村宅。

  在市郊许多乡村,像陆阿婆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今年2月,名为“幸福老人村”的养老机构驻村运营,让农村老年人养老不离“乡土”和“乡情”。房屋在村民闲置的宅基地上改建,格局与村里相仿,连院墙前的自留地也被原样保留,分隔成田垄用木栅栏围起,居住区设施齐备,生活气息很浓。而入住的老人,多是本地或邻近的村民,彼此熟悉。

  环境没有改变,但从助餐洗浴到日间活动,老人的生活得到全方位的照料。此外,平台还从老人需求设计出发,推出一系列公益项目。例如,“微孝早餐”由企业认领早餐费,让70岁以上独居、残疾或家庭困难的老人享受免费早餐;“微孝农场”则由爱心人士对接资助,与喜爱种菜的老人一同认养自留田,平时由老人帮忙照看;“微孝1+1”采取结对帮扶,一定程度减免老人的照料费。

  “幸福老人村”的活动不仅面向入住者,还对叶榭镇其他老年人开放,致力推广传统农耕文化、亲情文化,目前已开展6个项目,每周开展便民服务和主题活动。借助公益项目,调动企业、学校等资源,老人村的运营成本有所降低,也帮助经济条件有限的老人减轻压力。

  “让老人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养老,延续最熟悉的生活方式,同时享受优质的服务。”“幸福老人村”运营负责人蒋秋艳调研发现,叶榭镇是松江留守老人最多的镇,而堰泾村则是叶榭地区留守老人最多的村,作为小型乡村嵌入式养老模式,“幸福老人村”的探索建立在松江区尚属首例。

  现在的“幸福老人村”,时常有老人在饭后一起帮忙打扫卫生,或者定期送来自家种植的蔬果,不少家庭因为有老人入住而担任志愿者,听戏、看新闻、聊天,融洽的氛围让原本入住“两人间”的老人主动提出搬到“多人间”,老年生活更热闹、更安心。

  通讯员 贾佳 本报记者 范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扫一扫
常用药里有“兴奋剂”, 还能不能“好好吃药”?
飞机“伸腿费”,您愿意埋单吗?
阅报栏前 忠实读者
中华艺术宫 馆藏皮影艺术展
农村养老不离“乡土”和“乡情”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A07农村养老不离“乡土”和“乡情” 2016-08-30 2 2016年08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