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的脚踏车
徐 麟
  徐 麟

  上海话是把自行车叫做“脚踏车”的,这种叫法似乎比普通话更加严谨:此车非“自行”,“脚”“踏”也。早年,上海滩的脚踏车主要有这么几种品牌:本地的凤凰、永久,天津的飞鸽,英国的蓝翎——这种车,坊间传说是用锰钢做的,很结实,能骑这种车的,一定是小少爷、老克勒什么的。脚踏车按个头的大小,分为28寸男式车、26寸女式车、加重车、跑车等等。加重车主要是农民伯伯用的,挂上拖车,送菜到市区;挂上铁桶,拉泔脚到乡下。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书包架长得特别的大、特别的壮。女式车的车铃小巧玲珑,声音相当的柔和;男式车、加重车的车铃就显得比较粗犷。也怪,那时候偷脚踏车的人不多,偷脚踏车铃盖的人倒不少,所以,很多车主,都会在车铃上装一个不锈钢的防盗架。

  那年月,脚踏车算得上是一件奢侈品,谁家如果有一辆,那是太有面子了。年轻人结婚时的“三转一响”,自行车就是其中排行第一的那一“转”。人们很珍爱自己的脚踏车,比如,会用布条纸条塑料条为三角架做件衣裳,比如,会三天两头替爱车擦身洗澡。上小学时有个胡姓的美术老师,他掌管着学校的乒乓球队,当然也掌管着乒乓球房的钥匙,经常地,我们要替他把那辆半新不旧的脚踏车擦干净,才能拿得到球房的钥匙……

  学踏脚踏车,是小男孩很刺激、很开心的一种游戏。最初,因为个子小,坐上座垫后脚够不着脚蹬,只得踏“三角车”——右脚穿过三角架踩踏脚蹬的一种骑行方式。自学成“才”后的一段时间里,踏脚踏车的瘾特別的大,差不多每天都会在楼下等着父亲下班拿车,父亲总会在交车的时候唠叨几句:别摔着、别到马路上去……嘻嘻,前一句,绝对是心疼车,后一句才轮到心疼我。不过,车在手,父命有所不受。经常的,三四辆脚踏车会沿天山路经遵义路、玉屏南路、娄山关路一圈一圈地风驰电掣……八九点钟结束撒野后,要开启一小截痛苦的旅程:把重重的脚踏车扛上楼,扛车也是技术活。扛在肩上的庞然大物不能碰到扶梯和墙壁,只能小心翼翼地注意前后左右,一口气扛到三楼,安顿在走廊里。时间久了,我练就了一手绝活,可以摸黑轻车熟路一步到位。

  服役时间,节假日的逛街、办事,常常会向家在驻地的战友借用脚踏车。一次,我向一个济南籍战友借了辆他才买不久的飞鸽去火车站接人,在一条没有路灯的土石路上,撞到了一块不小的石头,人仰车翻,人和车重重地倒地,人虽摔得生疼,但我更在乎脚踏车,黑灯瞎火看不清,但脚踏车不能骑了,只能车骑人,我用上了早年练就的绝技,扛着车走了一大段路,来到昏黄的灯光下,仔细一查,结果车子的前叉给弄骨折了。多年后遇到这个战友,我还心存内疚地再表歉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段时间,我特别想买一辆专属自己的“产权”车,曾多次去附近的农村赶集“打样”,最终因为那些车全都是假凤凰,土飞鸽,我才没有出手。回到上海念书时,托关系弄了张脚踏车票子,买了一辆全链罩的永久牌脚踏车。每逢周六下午军校放学后,我撕去军装上的红领章,从五角场一路骑到天山,相当的拉风哦! 转业后,这辆车还天天陪着我去机场上班一年多。

  90年代后,有照有小车了,脚踏车才慢慢地淡出了我的生活,但我至今还非常留恋骑车的日子,既锻炼身体,又绿色环保,

  且行且看街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016珠海航展特别报道
   第A04版:2016珠海航展特别报道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2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广告
喜识梨园戏
是枝裕和的“生活禅”
一天一百只猕猴桃
永远的脚踏车
离 别
扫一扫
等待美的出现
化育之境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永远的脚踏车 2016-11-01 2 2016年11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