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美国的公厕建设,曾留下过很好的印象。那是2000年9月首次访美,赴芝加哥参加国际机床展览会。偌大的展览大厅,凡洗手间的上方,均悬挂足有三米多高的布质标识来引导观众,而坐便器上则一律使用自动的一次性马桶圈,非常卫生。
时过十六年,今夏又赴美一次,随着国内公厕建设越来越文明,再看美国的就不敢再恭维了。
这次是随旅游团,从东到西再加了个夏威夷。发现美国马路上的WC指示牌极少,不要说在著名的纽约第五大道,即使在专卖店内如厕也不大好找。当然,你可以在咖啡馆或披萨店等处解决问题,但必须买杯饮料或蛋糕之类的小点心,免费不大可能。
乘大巴旅行,休息点一般设在加油站或小超市,有时也会遭到一些冷遇。在加州某地的超市,男厕不开门,有位老外憋不住了,大声喧哗后营业员才拿了钥匙来开门。
著名的黄石公园,真令人匪夷所思。停车场旁的厕所,男女不分排长队,因为只有两间小屋,为了省时只能混搭了。进入闩门后,发现只有一只坐便器,而且没有冲水系统,其情景我实在不想描述。
在美国东部游览时,地陪是来自中国北方T市的N先生。由于本团游客不愿多参加自费项目,故而他很不乐意,甚至还抖出一句话:“我只有尽讲解景点的责任,无指点厕所的义务。”当然,他后来自知失言并作了道歉,不过此行我总觉得在美国方便,有时也真不大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