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保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有千千结 『有病一起治』
梅馨纯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潜藏的内心深处的心结无法化解,就像长了一颗毒草,一碰就痛;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选择,倍感困惑;用尽洪荒之力,却依然陷于人际关系的纷纷扰扰;迷失生活的方向,厌倦现实的自我,迫切想摆脱惨淡的现状;难以言说的莫名焦虑、恐惧、不安、不知所措……

  于是,在心理科门诊,越来越多的人们因为这些问题前来咨询,想要寻求心理治疗。人们对于心理治疗的第一印象或许就是一个环境幽雅的房间,治疗师和咨询者一对一的谈话,是一种特殊的治疗关系。然而,人类的生活方式总是离不开群体关系,从出生起与家庭成员朝夕共处,不断成长过程中需要与邻居、同学、朋友、同事等交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人格的形成发展无法脱离人际关系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独立存在。因此,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应运而生。

  团体治疗是指团体成员在团体情景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相互交流、彼此启发、支持鼓励,从而获得心理帮助的一种心理治疗形式。通常由6-10名成员组成一个团体,1-2位心理治疗师主持。在团体治疗师的带领下,成员们围坐在一起,通过个体间的交流互动探讨内心的各种迷茫与困惑,了解真实的自我面貌、需求和动机,共同探寻解决困难的途径,并进行真实情景下的尝试体验,这就是团体治疗最普遍的一种形式,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病一起治”。

  团体是一个微型社会的缩影,通过团体中成员之间的互动,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模式;通过观察、学习、体验、分析改善和调整人际关系,从而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这种安全、亲近、合作的团体氛围,使成员可以借助团体动力来促进更深入的自我了解。团体成员间的情感支持,可以让成员们感觉到自己被团体其他成员所接纳,意识到自己是团体里的一分子,获得一种归属感。成员间相互学习,增进成员的自我理解水平和交往能力。通过角色转变,看到别人眼中的我,并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学习如何解决冲突。成员的相互关心、团结一致,相互帮助,形成一股团队的凝聚力,从而发展成员们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目前,十院精神心理科每周进行一次团体心理治疗,已持续5个月。

  团体心理治疗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倾听和叩问自己的内心,通过真诚的互动与反馈,直面和接纳最真实的自己。愿你我都能变得更加强大,愿你我都能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梅馨纯(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理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12版:聚焦/新民环球
青光眼患者要做好眼表保护
心有千千结 『有病一起治』
孩子为什么不说话?对症下“药”才能帮到他
立冬宜润燥睡足勤按摩
古方今用火罐调理
广告
新民晚报保健/康健园B02心有千千结 『有病一起治』 2016-11-07 2 2016年11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