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康复/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让患者受益的MDT中国模式
虞睿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十几年过去了,多学科综合协作(MDT)在欧美国家已经被普遍使用,患者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个体化治疗方案。本世纪初,我国的几家综合性大医院开始引进MDT,而今已成燎原之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在“首届赛诺菲中欧MDT中国模式高峰论坛”上表示,MDT诊疗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的重要的医疗路径,促进MDT中国模式的形成,才能令适宜MDT的患者真正受益。

  MDT诊疗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化诊疗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指不同专业不同科室的医生,通过定期举行的讨论会,对患者病情进行集中系统分析,并结合患者的疾病分期、家庭经济状况及其身体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权衡利弊后确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最佳治疗方案。

  蔡三军教授介绍,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尤其是发展到中晚期会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和状态,因此治疗更需要多学科医生的参与,通过规范化基础上的个体化MDT诊疗,促进了各科室之间的协作联合,保证了每位肿瘤患者均按照诊治规范流程进行治疗,避免了患者反复就诊及延误治疗,并且有效减少了患者的复发,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蔡三军教授认为,从中国临床实际出发,并不是每一位肿瘤病人都需要多学科讨论,比如有的病人身体体质好,病灶位置明确,也没有到中晚期,不需要放化疗,就没有必要进行讨论。经MDT讨论能够获得比较有效结论的瘤种,结直肠癌肝转移或肺转移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类疾病有多种治疗手段可供选用,局部治疗、手术、系统化疗、放疗,这些治疗怎么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一个病人身上发挥最大的效用,各种不同的治疗手段怎样安排先后,怎样互相衔接,都是MDT需要讨论的问题。通过MDT确立的治疗方案可以为病人节约时间,更早地进入治疗状态,而且为病人每一项治疗的衔接提供便利。

  与国外肿瘤患者大多以MDT模式进行诊疗不同,国内各个肿瘤MDT中心有各自讨论的适应症。无论从数据还是现实情况来看,规范MDT的管理和实施,提高医生专业水平,建立专门的组织团队,探索MDT费用和开展条件,形成符合国情的MDT中国模式,势在必行。                虞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专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1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整合医学成为医学发展新标杆
隐形切口让“泪美人”重新找回自信
探索让患者受益的MDT中国模式
“术后72小时” 直接影响疾病转归
“超微创手术”为尿失禁“堵漏”
广告
新民晚报康复/康健园B02探索让患者受益的MDT中国模式 2016-11-14 2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