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成文,尚须遵守
陈钰鹏
  陈钰鹏

  着装规范是指人们在私生活中、社交场合、文化环境、生意场上……对着装的要求和规定,这种规范不是通过法律而确定的,而是由一些群体、社团、组织、职业、行会、企业、机构根据需要并通过约定而推出的。比如英国伦敦的索霍区是夜总会和外国饭店云集的地方,有一家夜总会的门口挂出牌子,上书“请讲究着装,戴帽者、穿兜帽风衣或运动衣者不得入内,谢谢配合。”这实际上是高端社交场合着装规范的某一种个性化或具体化。

  着装规范可追溯到古代社会,而且往往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影响以及时代精神有关系。根据弗兰肯王国卡尔大帝于公元808年颁发的“开支法”,为每个城市规定了允许用在服装上的开支,在此基础上于是出现了各种着装规范,其中包括女性不宜穿着提胸内衣、不留长披发等。十六世纪,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出于宗教原因,规定普通老百姓和仆从不用锦缎以及不用金银丝浮花的织锦做衣服。在十七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着装奢侈限制也是出于宗教原因。

  我国古代的服色都是具有时代精神的,红色是我国最早的流行色,但到了封建社会,黄色象征神圣、权威和庄严,成了皇帝的专用色彩,庶人是不能穿黄衣服的。各级官员的官服颜色均有规定,以唐朝为例:一至三品官穿紫色、四品深绯色(深红色)、五品浅绯色、六品深绿色、七品浅绿色、八品深青色、九品浅青色。欧洲中世纪后期,毛皮是男式宽袖长外套的组成部分,常用作镶边或衬里;但毛皮的品级和质量象征着社会地位或在军队中的级别;换句话说,从着装规范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地位高低。

  着装规范也经常起着区别作用,如饭馆里的职业着装是为了区别服务员和客人,铁路员工的着装(经常是通过制服及制服上的各种标记)有利于乘客询问或解决问题。僧侣和西方教会的神职人员的着装代表着他们在公民群体中的归属,而有的着装规范则是临时的要求,为了增加节日或一种活动的气氛,如欧美人参加葬礼的着装有较严格的规定,要求绝对庄重:男子穿白衬衫,深色西装和领带(最好是黑色西装和黑领带),穿黑皮鞋。女子穿白衬衫(不能穿大开领和敞领衬衫),穿黑色或深色套装,也可穿黑色或深色长裤,或者穿深色齐膝裙;避免露大腿,不戴醒目首饰,不施显眼的化妆,穿黑鞋。无论男式或女式衬衫,都必须熨过。

  很多职业都要求员工穿工作服或安全服,主要出于劳动保护的原因(特别是防辐射服、外科医生的手术服),当然,工作服也有强调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和企业识别的作用。

  由于绝大部分着装规范不是明文规定的,往往以一种潜规则方式体现,因而有不少人不重视。如果不遵守着装规范(尤其是面对一些暗示性规范),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不让你参与,让你受冷遇或在重要的人事活动(如面试)中让你以失败告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09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汇会刊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08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0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琥珀里的琴房
送 饭
智慧快餐
不成文,尚须遵守
白 衣
酿 酒
冬日往事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不成文,尚须遵守 2016-11-27 2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