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周就是农历冬至日了。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南、北级圈内开始了极昼和极夜现象;至两极,还将出现长达半年的极昼或极夜,这也是我国科学工作者选择现在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原因——那里正开始了漫长的夏季。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晚上最长的一天。从这天开始,民间流传的“数九歌”就此“唱响”了。
饶有兴趣的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相距近5500公里,跨纬度约50度,太阳高度角相差很大,气候变化也大,所以,尽管都是“数九歌”,但南方、北方的“歌词”却略有差异。
南方“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河开冻,七九八九看杨柳,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北方“数九歌”:冬至属一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出外冰上溜;五九四十五,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加七九,莫把棉衣丢;八九连九九,开始把田犁。
一九到九九,一共九九八十一天,其中最寒冷的就是“三九”,所以有“三九严寒”的说法,歌剧《江姐》里就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红梅赞》唱到了“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到了“九九”,已经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九九艳阳天”了。
不过,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地球接连进入“暖冬期”,“数九歌” 里描绘的场景,也许将越来越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