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2017年车购税退坡政策驱动,1.6升及以下乘用车在去年末几个月市场透支,推动车市高增长,今年11月的微增速和前11月累计低增速符合预期。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连续四个月位于警戒线以下,销售服务赢利能力得以提升。
SUV引领乘用车
乘用车11月产销266.9万辆、258.9万辆,销量环比增长10.1%,同比持平。乘用车四个大类车型环比,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同比惟SUV保持增长,销售110.9万辆,环同比增长近9.0%。
1-11月乘用车累计产销2222.2万辆、2209.1万辆,销量同比微增长1.9%,较前10月减缓0.2个百分点,低于汽车(总体)1.7个百分点。其中SUV累计销售909.1万辆,同比增长14.5%,增加115.2万辆;其他车型均同比下降。
SUV保持增长态势,对乘用车市的贡献度高达178.9%,对车市(总体)贡献度28.4%,SUV引领乘用车,强势领跑车市。
朗逸十强轿市翘楚
1.6升及以下乘用车,11月销售180.1万辆,市占率从5月的65.9%逐步回升至69.6%,已近七成。1-11月累计销量1513.7万辆,虽仍有2%下挫,市占率升至68.5%。
朗逸、英朗、轩逸、卡罗拉、捷达、速腾、桑塔纳、福睿斯、帝豪和宝来等轿市十强,均为1.6升及以下排量的紧凑型轿车,既是轿车翘楚,也为乘用车市栋梁。前11月朗逸销46.3万辆,独领风骚。朗逸等十强合计销量312.5万辆,同比增长3.6%;其销量占到轿市三成。
新能源车高速持续
新能源汽车11月产量12.2万辆,环同比增长32.8%、70.1%;销量11.9万辆,环同比增长30.5%、83.0%。其中纯电动车销10.2万辆,同比增长74.9%;插电式混动售1.7万辆,同比增长154.0%。1-11月累计产销63.9万辆、60.9万辆,同比增长49.7%、51.4%。其中纯电动车销50.4万辆,同比增长59.4%;插电式混动售10.5万辆,同比增长21.8%。
前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距70万辆年销预期仅一步之遥。这与政府“胡萝卜+大棒”鼓励和倒逼政策密切相关,无偿提供新能源车专用号牌、放开新能源车外资入股限制、实施双积分核算,较有力助推新能源车实现预期目标。
中国品牌份额稳升
中国品牌乘用车11月销售118.6万辆,环同比增长14.2%、5.0%,其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8%,环同比提升1.7和 2.2个百分点。其中SUV销售70.5万辆,环同比增长10.8%、16.5%,市占率 63.5%,同比又提高4.2个百分点;轿车26.3万辆,同比微增0.1%,市占率21.5%,同比也增加1.1个百分点。前11个月销售957.9万辆,同比增长3.5%,市占率43.4%,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SUV/547.2万辆,同比增长20.0%,市占率 60.2%,提高2.8个百分点;轿车206.3万辆,同比微降0.7%,市占率19.4%,微升0.3%。
重卡高增首显回落
商用车11月产销41.1万辆、36.8万辆,销售环同比增长7.3%、5.6%。客车销5.5万辆;货车售31.5万辆,环同比均增5.6%,其中重卡8.5万辆,首现环同比双跌(-8.2%、-7.7%),减少销量0.7万辆。
前11月商用车累计产销377.7万辆、375.4万辆,同比增长15.0%、14.8%,高于汽车(总体)11.1和11.2个百分点。其中重卡104.8万辆,同比增长59.4%,增速较前10月回落10.9%。
重卡销售回落,除了去年同期基数高因素外,与环保部“调整京津冀交通运输结构”呼吁、同北方应对过冬送暖要求企业错峰减产限产有关,重卡运输受限,高增速需求受遏。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