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如果一个人的脸上有雀斑,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不好看(至少在中国是这样),人们也总想掩盖或淡化脸上的这些小斑点;由于缺乏认识,便拿些化妆品胡乱涂抹之——没有效果。对待世上的事情往往由于地域、民族、信仰以及审美观的不同或时代和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和结论。瑞典儿童文学家林格伦的著名童话故事《长袜子皮皮》中的小主人公皮皮就是一个颇受读者欢迎的、脸上长雀斑的小女孩。
在英国的英王爱德华统治时期以及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一张无瑕疵、无斑点的白皙脸面被看作完美漂亮之脸的典范。反之,有雀斑的脸会让人联想起在露天劳作的无产者、平民和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雀斑的意义几经变迁,从讨厌、喜欢、性感、追求……直至用化妆笔人工绘制。最近几十年来,雀斑不再被认为是“影响漂亮的因素”。据称,美国著名女演员艾玛·斯通(人称“石头姐”,因《爱乐之城》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常用化妆笔在脸上涂制雀斑。
雀斑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也不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雀斑是人的浅层皮肤中黑(色)素增加而导致的,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长雀斑,有的人不长雀斑呢?至今为止的研究认为,这个问题跟人体中的MCIR基因有关。这种基因是控制人体分泌黑素量的,同时也是决定人体产生哪一种黑素的,因为黑素有两种:真黑色素和类黑色素。真黑色素“主打”深褐色,类黑色素偏红黄色,两种黑色素组合后的混合物才决定皮肤和毛发的颜色(金黄色头发和红头发的人是因为类黑色素较多;黑发人是因为真黑色素居多;老年人白发增多是因为黑色素总量下降了)。此外还有一个起激励作用的因素,常待在阳光下或常在阳光下作业的人,长雀斑的可能性较大;雀斑之所以只长在脸上、颈上、肩上、手背上,是因为这些部位常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故紫外线在雀斑形成中起了很大的激励和诱发作用。
有人认为,浅层皮肤中的雀斑会吸收紫外线,有如皮肤的防晒剂,可以保护浅层皮肤下面的细胞不受紫外线的伤害,是小生命(细胞生命)的拯救者,长雀斑应该自豪才是。
经研究发现,MCIR基因能确保让雀斑在皮肤中以许多小点的形式分布,不至于散布得到处都是、大小不均。有的孕妇在怀孕期间会出现雀斑,分娩后会逐渐褪去。
雀斑中的每一颗斑点的形状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雪花一样,没有两枚雪花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