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简称“进博会”)迎来倒计时50天。进博会筹办工作已经进入高标准、快节奏、紧运行的临战实战阶段,各项工作不仅需要进一步抓深、抓实,也需要抓细。
进入“冲刺”阶段的筹备工作有条不紊。据介绍,进博会周边300多项综合整治项目已经开工98%,总体进度达到92%。综合整治项目9月30日全部完成后,之后还将进行查漏补缺,主要涉及景观绿化、市容管理、建筑外立面等方面。
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还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要求展品100%进口的大型博览会。以往,高端展品的采购谈判流程往往需要数个月之久。目前,进博会已经举行了多场对接会,让国内外展商和客商对进口博览会有了更深入了解。来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对接会覆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全部展区,为来自美国、德国、英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以及中国各地的采购商,共计千余家企业提供交流合作平台。让参展商与采购商早见面、多见面、精准配对,可以让成交更加顺利。
50天之后,我们不仅期待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更加期待能够完美展现上海服务的用心、贴心和匠心,而这就需要我们从细节上精益求精。
总长504米的二层步廊东延伸段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重要配套项目,建成后将把国家会展中心与虹桥商务区通过空中走廊连成一片,参观者抵达虹桥火车站或者机场后可以不用绕行,直接前往国家会展中心。
类似的贴心设计还有许多,对于许多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说,他们对于上海的认识,可能仅仅限于网上的介绍,或者媒体的传播。对于许多已经搭乘航班赶了几千公里的客人来说,对于申城的第一印象,往往会留下深刻印象,窗口行业显得犹为重要。
这两天,大众出租租赁旗下国宾车队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说起这个车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的上海APEC会议。而今,车队已经驶入第18个年头,现任的队员是历经三代国宾驾驶员传承下来的服务精兵。这两天,他们正在紧锣密鼓磨练本领,为迎接进博会做充足准备。除了要过语言强化关,驾驶员在服务礼仪的培训上也颇下功夫。
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出租车驾驶员都达到国宾车队驾驶员的水平,但是最为根本的还是要对上海的道路情况基本掌握,这样无疑可以更好地展示城市形象。
除了要改进不足的地方,我们更应该从一些好的做法中吸取经验。在今年上合青岛峰会的前期预热采访中,组织方的一大亮点,就是给每个采访组都配备了当地的金牌导游,在采访间隙的乘车过程中,这些导游不仅会介绍青岛当地的旅游景点以及历史故事,更会告知一些购物以及消费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在青岛著名的啤酒街上,如何找到价廉物美的餐厅等。这种方式,不仅让记者可以对一个城市更加理解,而且也避免了因为一些消费纠纷,而让记者对于城市留下不好的印象。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2018年我国四大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其不仅展现了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同时也向世界展示用“服务的力量”联通世界。因此我们更需要在开幕之前,将服务细节执行到位、做到极致,为进口博览会完美举办提供安全、有序、便捷、高效的城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