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院校开设新专业明年招生 企业推出人才培养计划
~~~院校开设新专业明年招生 企业推出人才培养计划
~~~院校开设新专业明年招生 企业推出人才培养计划
~~~院校开设新专业明年招生 企业推出人才培养计划
     
2018年09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未来AI精英 上海全速“培育”
院校开设新专业明年招生 企业推出人才培养计划
易蓉
  热切期盼“AI智慧”在黄浦江畔尽情激荡的人们中,有一群特殊的“专业观众”——在上海规模日渐壮大的AI(人工智能)研究者、未来从业者。

  我国AI人才缺口目前超过500万人,应用层面需要大量技术研发者、工程师,学术领域需要一批能实现自主创新突破的研究者。根据国家战略目标,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正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上海具有先发优势,在AI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早已行动起来。

  研究重镇

  去年成立的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集聚了一批国际顶尖人才,致力于突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此外,复旦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普世化,聚焦类脑智能算法、重大脑疾病智能诊疗、类脑智能芯片、类脑智能工程实现等领域的重大原始突破,今年拟领衔承担上海市全球科创中心亿级重大专项“脑与类脑智能基础应用转化研究”。

  本周,上海交大人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认证,这标志着上海交大打造人工智能跨学科研究高地建设的计划正式开启。根据认证专家组意见,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实验室以新一代机器学习、智能感知认知、人工智能芯片、大数据智能分析为研究方向,处于该领域科学发展前沿。今年初揭牌成立的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已拥有一支50人左右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牵头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首批工信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

  无独有偶,沪上多所学校也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开展AI领域的科研和教育。例如,华东政法大学成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开展AI法律研究等。

  后继有人

  今年,复旦在技术大类和自然科学大类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方向,开展人工智能专业教学试点,明年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将正式招生。在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试点班已开始了大数据智能、机器智能、媒体智能等本科专业方向,并已经向教育部申报了人工智能备案专业。华东师范大学领衔编著《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高中课堂今年已在市西中学开课。本学期,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和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新增2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让学生熟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优化建模在金融业中的应用。

  沪上AI产业界也纷纷推出人才培养计划。人工智能企业思必驰、人工智能基金驰星创投及富士康等共同发起“预见大学”,联合50余家AI企业共同打造,联合培养及输出实操型及管理型AI人才。这项计划落户上海,要做AI企业和人才的精准匹配者。一方面为企业建立AI知识管理体系,打造AI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针对技能型人才的提升需求,度身定制课程。

  可以预见的是,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带给上海的热情、智慧与财富,不止未来三天。对于未来的AI精英们,这会是成长路上的重要路标。明天起,让我们畅谈AI!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7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0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22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完美,就在细节中
珠三角机场全面停航避风
25辆花车大巡游拉开欢乐序幕
未来AI精英 上海全速“培育”
新民晚报要闻A03未来AI精英 上海全速“培育” 2018-09-16 2 2018年09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