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上老二后,我就开始在家里反复强调:“护大不护小”,希望姐姐不会感到落差。然而,大人给的却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
生二胎,不仅是夫妻俩的事,更是老大的事!
家里多了个小的,最惨的是谁?不用说,肯定是老大。原来的中心,在一天之内,形势扭转,那是一种从巅峰到谷底的巨大反差。有了弟弟或妹妹,老大原来的“专宠”待遇消失,这时期的老大,通常就有了一颗玻璃心。要保护这颗玻璃心,没有平等是不行的,但光有平等是不够的。我家这种状况尤其突出。因为老二是双胞胎。
我们自认为在生二胎前已经做足了姐姐的思想工作。怀上老二后,我就开始在家里反复强调:“护大不护小”,希望姐姐不会感到落差。然而,大人给的却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
弟弟们出生后,只要姐姐放假,爸爸就带她去各地旅游:到曼谷吃咖喱蟹,到内蒙古悠闲地骑个小马。我可以出门后,带她去吴哥窟看日出,去俄罗斯看名画。但姐姐的脾气还是与日俱增。“你们只对大小宝好!对我一点都不好!”终于有一次,在一次悠长假期结束后,姐姐大爆发了,她坐在沙发上又哭又叫,两腿乱蹬,这是怎么了?刚抛下两个小宝宝带她玩好回来,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爸爸耐着性子解释:我们带你出去玩,带弟弟了吗?我们给你买好吃的,给弟弟买了吗?结果,她的反驳让我们无力反驳:不带弟弟出去,是因为弟弟不能出去,不给弟弟买是因为弟弟还不能吃!
姐姐的脾气见长,我的脾气也在加速度,我们的战争在小宝宝一岁之后开始频繁爆发。
姐姐:“妈妈,快来陪我。”
我:“我在陪弟弟睡觉。等会儿。”
姐姐:“等,等,等。为什么每次都让我等!”(甩门)
姐姐和弟弟都要玩滑板车。
我:“姐姐,你玩别的嘛!”
姐姐:“为什么都要我让给他!”(大哭)
一天回家的路上,我忽然觉得姐姐即自己。想到孩子他爹忙工作的时候,有时候我也会充满怨气,甚至觉得他爹就变成了做什么错什么。工作有时就是我和她爹之间的“第三者”;那么弟弟们也许就是我和姐姐之间的“第三者”了,专宠没有了,能不生气吗?
也许,专宠待遇的消失,让他们觉得自己拥有的东西被剥夺了,权利被侵犯了,因此会嫉妒弟弟妹妹,行为上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弟弟出生后,姐姐会要求和弟弟一样用奶嘴喝水;原来独自睡一张床的,现在也要求和妈妈一起睡。我还听说过更夸张的,有小朋友因为家里有了老二,居然连续尿床一周。
既然是“争宠”,重点就在于比较。这种比较,家里有多个孩子的都普遍存在。作为家长,我太了解这种心情了。父母越是努力做到公平,孩子就越会在公平问题上小题大做。因为公平是一种很个人化、选择性很强的想法——对一个人公平的事,在另一个人看来可能就很不公平。
姐姐就经常会问我们:“为什么他们的玩具比我多?”“为什么他们还不起床?”为什么、为什么……对姐姐来说,她经历了一分三的过程,对公平的理解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想的“一模一样”,而是“要和以前一样”。
所以,在这个特殊阶段,我准备对姐姐更好一点,三个孩子都在的时候,多考虑她一点,多照顾她一点——让她能更顺畅地度过这个时期。
果然,一起去度假。弟弟们睡觉,我陪着她,她看书,我睡觉;她在玩,我看书。这样,她的脾气居然变得温和了。
当然,仅仅对我温和还不够,还得对“第三者”温和才行——毕竟他们三姐弟还要相亲相爱一辈子呢!于是,我将他们仨视为小团体。遇到问题,自己协商,找出三个人都能接受的办法。他们无法达成共识时,就取消产生争议的活动或玩具。当姐姐还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同等待遇,请她说明原因,并让她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妈妈或爸爸,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公平的问题,我不会妄想它会在姐姐的生活中消失。相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姐姐和弟弟们在一起长大的过程中,会更早地理解平等并不意味着相同,更能学会“求同存异”。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独享过父母爱的老大,总觉得老二的到来,分走了他很多东西。落地就学会竞争的老二,又往往什么事都不肯吃亏。二孩家庭,你是怎么端平这碗水的?欢迎大家献计献策参与讨论。邮件请寄 wyming@xmwb.com.cn 注明:亲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