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运动汇
     
本版列表新闻
~~~姚明的十年慈善之路
~~~姚明的十年慈善之路
~~~姚明的十年慈善之路
~~~姚明的十年慈善之路
     
2014年08月3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乐带给别人 满足留给自己
姚明的十年慈善之路
李元春
■ 姚明辅导小球员
■ 姚明与姚基金希望小学的学生一起做游戏 本版图片CFP
  这个周末,中国篮球的焦点在东莞,这是因为“姚基金篮球慈善赛”正在这里上演。姚明,这位中国体育史上最出名的球星,正以自己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让更多的人和更多的目光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来。

  实际上,姚明的慈善之路早在十年之前就已开始,而在三年前退役之后,慈善事业甚至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对此姚明乐此不疲:“每个人都希望追求更美好的东西,而慈善能让我们变得更完美。我非常享受慈善带给我的乐趣,希望能一辈子做下去。”

  优势引领

  早在2001年9月,姚明就在上海联手网球天王阿加西出席慈善活动,那也是他以个人身份为慈善事业出力的较早记录。“对于明星来说,除了要像普通人一样回报社会外,更重要的是作出一个榜样,让人们学习。”说起做慈善的初衷,姚明的想法很简单,“明星占有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得到了大量的社会支持,这是我们独特的优势所在,所以更有义务来回报社会。”

  随着姚明登陆NBA,他的慈善步伐也开始提速,个人也逐渐形成一套慈善理念——以前姚明对慈善概念的理解,仅仅来自于学校和家庭教育,比如“助人为乐、做好人好事”等简单观念,而在NBA的9年,让姚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号召力,他不再满足于被动地参与慈善,转而希望有计划地主动做些事。“名人做慈善,不仅可以投入物质和精力,还能利用自身的价值和影响力。我们只付出一点点,却给别人带来很大的鼓励和帮助。”姚明说。

  2007年9月,姚明与NBA球星纳什共同发起了一次慈善活动,包括慈善晚宴和慈善义赛两部分。在当时的中国,专门的体育慈善赛还没有先例,更别说由运动员个人出面组织的——虽然中国的很多体育项目已颇具影响力,但出于体制、观念、环境等原因限制,慈善义赛很难成功举办,即使办了观众也未必买账,比赛收入难以得到保障。但事实证明,姚明的选择非常正确,这次活动共筹集善款1400万元,后全部用于资助西部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正是这次活动让姚明意识到,慈善完全可以作为篮球之外的另一个事业去做。

  从2007年的“姚明-纳什慈善赛”算起,姚明大张旗鼓致力于慈善已经有7个年头。而近些年,随着姚基金的创立,他对慈善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姚基金慈善赛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在被问及这些年办比赛的感受时,姚明坦言:“每次活动前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确实感觉很累,每次做完就想着下次再也不干了。但完成之后,还是很有成就感,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然后再想想能够帮助到的人,我们又会像充满电一样继续努力。”

  享受乐趣

  姚明十年来的慈善之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2007年以前,主要是配合参与各种慈善活动;2007年开始到2011年,特别是2008年姚基金成立后,致力于主动筹办各种慈善活动;2012年开始至今,主要精力放在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上,致力于普及青少年篮球运动。

  借着姚明的名声,姚基金也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之一。如今姚基金已经援建18所学校,其中在四川、云南、贵州、青海、湖北、广西、山东等地建了17所希望小学,此外在甘肃捐建了一所特殊关爱学校。目前已经有15所学校投入使用,有超过一万名青少年学生在姚基金希望小学中学习成长。

  对于选择青少年作为姚基金帮助对象的原因,姚明没有冠冕堂皇的说辞:“说得自私一点,就是我们对青少年时代的留恋。我们在那个时代留下的遗憾,希望通过帮助他们去实现。”在姚明看来,学校应该成为一个“乌托邦”,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篮球获得快乐,在玩耍中增加自信,他们的人生就会逐渐变得丰满起来。

  2012年4月,“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启动,该活动由校长论坛、篮球支教计划和篮球比赛三部分组成,第一年吸纳了47所希望小学的近27000名孩子参与,第二年参与球队达到79支,今年则达到160支球队……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以健康和快乐取代了传统篮球赛所崇尚的竞赛精神,也延伸了姚明的篮球梦想。

  “我们准备把‘篮球季’这个活动产品化、标准化,让每个人都能参与。那些想献爱心的人,可以捐场地,也可以捐篮架、捐篮球,也可以选择支教,然后由我们来安排实施。”姚明经纪人、姚基金管委会负责人陆浩表示,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已成为姚基金生存的基石,姚基金甚至计划把共青团系统发动起来,使整个项目发挥更大的影响,“现在篮球季已经搞了3年,等搞了5年之后,我们准备建立县、市、省、国家4级联赛,让更多的孩子们享受到篮球的乐趣。”

  共为善大

  姚明,正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致力于推动中国公益事业前行。对于做慈善,姚明以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现在,他笃信“共为,则善大”,号召大家一起来做慈善。

  “以前自己是接受‘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传统教育长大,未成名时都是默默做好事,在意识到自己的能量以后,才放弃了‘做好事不留名’的想法。”姚明说,“以前说做好事不留名,但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做好事一定要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要告诉周围的人,带动他们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一个多月前,在姚基金慈善篮球赛发布会上,姚明说:“每个人拥有的物质有多有少,但时间都是一样的,把这些时间投入到慈善的人们会感到物有所值的。不管大家能力有多少,共为,则善大。”依靠自己强大的号召力,从中国男篮,到美国NBA球星,再到章子怡、冯小刚、刘翔、丁俊晖等文体明星,姚明号召了太多的人来“共为”慈善,像著名导演冯小刚就曾表示:“姚明带了个非常好的头,让我们可以借此帮助更多的人,我也感谢姚明给我这样的机会。”

  现在姚明做慈善,把快乐带给了别人,把满足留给了自己。“我们做的事情越多,心里就越感觉到其实我们是和这些孩子们在共同成长的,只不过我们成长的方向可能有一些不同。他们有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而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的成长。”在姚明看来,做慈善是一份付出、两份收获,“慈善给我的概念,就是付出你的价值,不管你付出的是时间也好、金钱也好,只要帮助了他人,同时得到的回报就是你自己内心的平静。”

  姚明坦言,做慈善会遭遇风浪,他自己这么多年也曾经受许多考验,但不管怎样,开始了就会做下去,而且一定要做好:“投入这么多,不仅是帮助孩子,还要重新建立社会对美好事物的信心。”

  记者 李元春 (本报东莞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周末烽火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家装专版
   第B12版:特稿/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有多少横渡可以再来
快乐带给别人 满足留给自己
新民体育微信公众账号
广告
新民晚报运动汇A11快乐带给别人 满足留给自己 2014-08-31 2 2014年08月3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