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次聆听王蒙先生讲座
崖丽娟
  崖丽娟

  我来到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工作一年多来,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是三次聆听王蒙先生讲座。

  第一次听讲座是2017年5月20日上午,王蒙先生受邀来到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菊生堂,与叶永烈、熊月之、王小鹰、沈祖炜、孙逊、董芷林等6位馆员就“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行座谈,宾主双方还就京沪两地文化异同以及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话题展开愉快交流。这次人数最少,仅10人,我作为馆里的工作人员参加讲座。大约由于人数少,大家彼此间比较熟悉,交流过程气氛轻松自由,像漫谈,也像交换各自看法。王蒙先生言语温和,面带笑容,显示出比较率真随和的一面。

  第二次是2017年5月21日上午,王蒙先生受邀参加国务院参事室在长沙举办的“中华文化四海行”,和4位文化名家分别做“文化讲座”。王蒙先生在讲授《道通为一》的讲座时旁征博引,贯穿古今,从孔孟老庄哲学思想中的高端理想世界大同,性善论,一与多的统一,中庸与君子、士、大夫,尚化与与时俱进,摄生养生等6个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现代文明和大众生活相融合,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讲座不但让听众领略了国学精粹的独特艺术魅力,更激发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次讲座听众人数最多,有400多人。这次活动是官方组织的,很多地方文史馆馆员和相关同志都参加,可能由于人数多,场面大,王蒙先生一直语调平静,中规中矩,显示出相当深厚的学识和涵养,让人肃然起敬。

  第三次是2018年11月30日上午,王蒙先生受邀来到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做《说不完的<红楼梦>》专题讲座。这次讲座人数约有100多人。这次听众相对层次较高,显然王蒙先生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从《红楼梦》书名引申到作者身世传奇,从章节内容到后人的红学研究,甚至从本体到方法,其思维活跃,天马行空,让人意犹未尽,连提问互动环节,王蒙先生都侃侃而谈,应对自如,显示出相当的自信和洒脱。

  先生以80高龄仍在孜孜不倦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而我居然也圆了近距离聆听王蒙先生讲座的梦,其缘分,其情怀,其感动,亦应深深铭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都市小区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新民健康
   第A2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A21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博览/新民环球
鸟石图(中国画)
“笨贪”自己想不通
三次聆听王蒙先生讲座
到达与告别
他追索斑斓去了
闻得涧情怀有感
最贵在情真
美国版夜光杯A17三次聆听王蒙先生讲座 2018-12-13 2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