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斓是我的良师益友,斑斓是我的忠实旅伴,呵,斑斓伟大而平凡,我要永远与斑斓同行向前!”去年春节时,王金海先生送了我一本他的散文集《我与斑斓同行》,上述文字是他自序的结尾。
我与金海兄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记得好像是在九江路的新民晚报社,其时他是副刊部的副主任。但我与他交往密切则是1995年1月13日《古玩宝斋》创办以后的事。曾记得,因为《古玩宝斋》是国内创办最早的收藏彩色专版,且《新民晚报》当时又处于发行量170多万份的巅峰时期,《古玩宝斋》的影响力就可想而知。该专版创刊50期、100期的纪念活动,本人都是主要策划人。
但金海兄真正引起我的崇敬,是他对绘画的执着与才华。也知道他是个喜爱斑斓的人。记得他出第一本画册时,选刊的60幅作品,都有简朴的导言,这导言是金海兄嘱我写的。这本画册请程十发写的序,后记则是出自我的笔下,我在后记的最后感慨地写道:“于是乎,那赤橙黄绿青蓝紫,像跳动的音符,而那洒脱淋漓尽致的线条就成了变幻莫测的乐谱,生生灭灭,日日年年,发胸中逸气,这就构成了金海绘画的个性”。
金海兄对斑斓痴情的追索,远远超出了人们想象。2006年4月10日,我帮他在三山会馆举办《上海风情——王金海瓷画作品展》,该展又是上海市收藏协会20周年系列展之一。这个展览是金海兄个人第二次画展,第一次是1993年在朵云轩举行。时隔十三年所不同的是,他将画在纸上的画画到了瓷上。听他夫人说,这些作品是一年前王金海在景德镇赤膊战高温得到的收获,他对我笑道,这是他又一次追回的斑斓,那笑容真是可爱极了。可以说,这是金海兄与斑斓同行向前的大展示,他展出的200余件瓷艺作品,紧紧抓住上海风情这一题材,用浪漫主义手法,让生硬的钢筋水泥建筑统统融入蓝天、白云、清泉、山川、森林、鲜花……也让人们读懂了什么叫斑斓。开幕式上,他向本会“收藏不忘慈善”活动捐赠了釉里红作品《六重唱》梅瓶,后在中福古玩城义拍掉,奉献出一片爱心。后来,金海兄又编了一本画册,又是我写的序,全是他的瓷画作品,斑斓得令人拍案叫绝。
匆匆忙忙,又是12年过去了。忽然之间,传来金海兄逝世的消息。我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富有浪漫主义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想起了他写的“我要永远与斑斓同行向前”的诗句,噢,他追索斑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