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屏幕使用时间
肖振华
  肖振华

  没有量化的事物,总是一片混沌朦胧,你知道自己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吗?直到前不久的一天,手机上跳出“屏幕使用时间”,我才大悟。这是一张条形统计图,显示我平均每天2小时57分,每周总计20小时44分钟!转眼光阴遽如许,不由大吃一惊:一星期竟玩掉了近3个工作日。

  有了量化再作横向比较。在一处手机使用论坛里,各人自报家门,粗粗统计,绝大多数在4-5小时/天,最夸张的有9小时/天,比上不足,这让我稍有安慰。细细查看我的具体数据,每周除了使用手机APP看新闻、购物、拍照等之外,主要在于微信,共花费了12小时16分钟。一寸光阴一寸金,想想还是有点心痛。

  微信是当今人际间的枢纽,交流的首选。新朋友见面,握手后往往掏出手机扫一扫。前两天读到曹景行,他每天要发两百条以上朋友圈,他对要加微信的朋友说,“加了我微信可能会‘吃勿消’,我每天在朋友圈里发好多东西,会把你原来要看的都‘淹掉’”,曹先生把朋友圈变成信息交换器,是当作一番事业的。愚钝如我,走了极端,长久无声,资深潜水,所以我总会对新加的朋友说一声,有事请@我。

  除了被动地应付呼叫,我查看微信多在“三上”,说得很附骥攀鸿,但基本如此。欧阳修公务繁忙,他平生所做文章,多在马上、枕上、厕上。今天地铁和公交车替代了马,车厢里人手一机,是刷屏的大好时光;枕边一本《唐诗别裁集》不见了,睡觉前会浏览一阵今日头条;如厕必备读物,当属那些有些热度和深度的公众号。

  算起来,我朋友圈近千人,订阅的公众号四百多,加入的群有三十多个。按阅读速度350字/分钟计,一天也能浏览3万字,但微信阅读不是专一性,不是浸入式,我这点可怜的阅读量,对于汹涌而来的信息微乎其微。某个群在议论某个问题,不知道事情前因后果,不了解群友各自态度,管中窥豹,顾此失彼,只能旁观,只能呵呵。看朋友圈,等于不花钱订阅了报刊文摘、参考消息,而且时刻在更新,每天都摞叠了一大堆,永远别指望会翻到最后一页。来而不往非礼也,有时也想转发一些,但习惯戴上曾经的职业选家眼镜,这个缺乏新闻,那个不是独家,还有可读性、导向性,引而不发,自缚手脚。有时也想,如此碎片化、跳跃式的阅读,究竟功在何处?或许这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了。

  当然圈内或群内也有提要求的,一般是求投票,举指之劳,一触而就,只要看到,我便给予支持。麻烦的是一个项目过去,又有一个项目来了,而且有的往往需要连续投票好几天,打疲劳战。我有个老同事,在他微信名后面加个括号,里面写了“不投票”三个字,决绝地高挂免战牌。我拥护群主把禁投票和禁广告并列,作为群规,这符合微信生态环境;但面子上挂不住,友情缱绻,有时会用小窗,点对点地发去投票信息。

  就这样,时光在点屏幕的指缝间悄然流失。某论坛里那个每天9小时的,曾发誓要删除微信,但他说隔天又恢复了。惹不起躲得起,我认识一位大学教授,至今还是一个诺基亚,除了电话功能,手机没有一个APP,把别人的微信时间都用来做学问了。但我们的大多数不必躲。面对手机或微信,有人是生活,有人是工作,有人是解闷,关键还是掌控好度,“屏幕使用时间”,清晰能辨,如何筹划管理,就看你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都市小区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新民健康
   第A2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A21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博览/新民环球
松阳石仓古村落群
闲话“大咖”
我的屏幕使用时间
阿姆斯的淡定
第三代牙齿
那些缸 那些甏
母亲海
美国版夜光杯A18我的屏幕使用时间 2018-12-13 2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