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2012年02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让“点名批评”成为一种常态
鲁军
  在近日召开的上海市审计工作会议上,针对去年审计过程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市领导在会上点名批评了相关部门。这一点名批评,使责任者受到了触动,旁听者得到教育。 

  其实,像这样的“点名批评”近年来正渐渐地多了起来,这是一种良好健康的现象。但是,要让它成为一种常态,成为我们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种“习惯”,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点名批评”,前提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责任感来自无私无畏。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虽然处在“上级”的岗位,但对一些错误的言行明明看到,却不敢直面问题、揭露矛盾,而是息事宁人、一团和气,更加谈不上“点名批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责任感。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是着眼于党和人民的利益,而是看重个人与下级的某种“关系”,计较自个儿的得失和“选票”。因此,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就要敢说真话,敢陈谔谔之词,敢说那些可能在当时听来不好听,或者不好接受,但又是坦诚相见,不挟带个人恩怨的批评性意见。这本身就是对党和人民负责,对事业对当事人负责的态度。 

  敢于“点名批评”,基础是了解实情。实情来自严谨深入。“点名批评”,是为了使错误的观念得到修正、错误的行为得到纠正。而要说服别人、纠正问题,必须先摸清底数、了解实情,获得批评的依据。依据从哪里来?主观的推测、感觉是靠不住的,只能来自基层、来自群众、来自实践。这就需要放下架子,深入到群众中去,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有理有据,实事求是,“点名”才能“点”到关键处,批评出结果来。 

  当然,“点名批评”也要掌握方法。方法来自科学求实。“点名批评”,不是“坏人名声”,也不是一味地“板起面孔”。客观事物千差万别,人的认识各不相同。正确地“点名批评”,就不能不分主次、处处点名,不论大小、事事批评,而应该抓住本质和主流,善于在取长补短中相互促进。这就特别需要与人为善、坦诚相见,出于公心、防止偏见。这样的“点名批评”,才有利于把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出来,共同致力于推进工作和事业。 

  古话说“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真话如金,真话难得。“点名批评”就是讲真话。任何人,任何一个领导者,任何一级组织,在施政过程中都难免会有过失和差错。我们发现了,就要善意地、诚心诚意地提出来,帮助他们改正。而不是知而不言,言而不实,当旁门“看客”。也不是以此说三道四,“以一眚而掩大德”,片面夸大问题。要做到这些,让“点名批评”成为常态,无疑是个方向。  

  解放日报(鲁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综合
   第A06版:财经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公众服务
   第A22版:理财·财市解析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地产新闻
   第B16版:地产新闻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生活之友
   第B23版:生活之友/欢乐亲子
   第B24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让“点名批评”成为一种常态
济南交警实名曝光酒驾者受质疑
唤归“海不归”不能靠“除名”
广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4让“点名批评”成为一种常态 2012-02-16 2 2012年02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