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文博故事】~~~
【文博故事】~~~
【文博故事】~~~
【文博故事】~~~
     
2012年02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博故事】
陆一飞为弟子画“雨墨斋”
观复
  ◆ 观复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见到了久违的李明耀兄。席间,他拿出一帧扇面新作,画得工整细密,一笔不苟,比几年前又上了一个台阶。不久,我“偷得浮生半日闲”,再次踏进他的画室“雨墨斋”。 

  聊天时,明耀讲述了自己学画30多年的变化。他说:“我早年曾随蒙师赵德华先生学画,路还不会走倒想飞,画起了所谓‘大写意’,大笔粗放,随意涂抹,觉得有劲,自鸣得意,后来得遇恩师陆一飞先生,才让我这头野马犟驴收了心。总算有了今天的体会。”他指着墙上的山水画补充道:“这幅恩师的赠画,便是‘犟驴’回头的明证。” 

  明耀随陆一飞先生学画在1974年左右。那时,陆先生是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先后师从吴湖帆、陆俨少。他的画,传统功夫十分扎实,又刻意求新,作品或豪放雄伟,或清隽洒脱,手法多样,各具风采。 

  尽管陆先生待人极好,对朋友热情,对学生肯教,但当他看到这位新学生带来的习作时,不禁沉吟起来。这张“写意画”固然没有章法,但其中也不乏点点灵气,只要好好点拨,一旦引入正道,或可成为有用之才。于是,他严肃地说:“这样画下去,只会浪费时间。你作为初学者,想跟我学,必须重新从宋元工整画法开始,掌握传统技法。” 

  然而,旧的习惯很难一下子扭转,何况明耀还有些不服气呢。他画着画着,又回到大笔粗放那一套,半年下来,进步并不大。老师开始“狠”起来了:“小李,如果再这么画,以后别跟我学了。”一句话,轰醒了明耀,从此认真起来。他规规矩矩,从画好一棵树、一块石头开始,在笔墨、章法、结构方面刻苦下功夫。有了突破后,又临应野平《黄山清凉台》,更大胆提出临范宽《溪山行旅图》、李唐《万壑松风图》等名作。老师更加高兴了。因为当年他一再临摹宋元名作,范宽、李唐这两幅画还各临过三遍呢。他像陆俨少那样,认真指点,正确引导。这样几年下来,明耀进步飞快,笔墨技法日益成熟,慢慢形成自己工整细密的风格。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陆老师则笑言:“野马犟驴收回来了。” 

  1985年,普陀区青少年艺校聘陆先生教国画进修班,请已有相当成就的明耀为助教。两年后结业,在人民公园展厅举办师生画展,很是成功。陆老师还与40多名学生交换画作,作为纪念。第二年,明耀赴日本,才离开了艺校教职。 

  就在赴日前夕,陆先生刚从深圳回来,便把明耀叫到康定路家中说:“去年学生都拿到我的画,现在我也要送你一张。”拿出三张任其挑选。明耀也不推辞,看到其中一张大笔点厾、笔墨交融的山水画,群山环抱中松树耸立、白云缭绕,很是喜欢。陆老师然后提笔在平台上补一排房屋,笑道:“这是你的雨墨斋。”再着色,题款曰:“雨墨斋补壁,为明耀艺弟作。戊辰陆一飞。” 

  说到这里,李明耀动情了。他说:“这么多年,陆老师认真地教会我画画,做人,把我这头野马犟驴拉了回来,才有了今天小小的成就,却从来不提报酬。作为学生,我无以回报。现在老师已经作古,唯有好好画画,传承、发扬老师画风,才对得起他的在天之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来信来论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社会与法
   第A14版:社会与法/大案追击
   第A1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16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财经周刊
   第B10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11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12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13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14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15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16版:拍卖指南
陆一飞为弟子画“雨墨斋”
流光溢彩水晶雕
明·青花海水应龙纹罐
唐《法藏禅师塔铭》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4陆一飞为弟子画“雨墨斋” 2012-02-18 2 2012年02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