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路141号是我父亲程十发生活了30年的旧居,他一生中最有成就的作品几乎都创作于此。他从1956年开始直到1985年搬出,在这幢房子里产生的作品有《儒林外史》插图、《红楼梦》插图、年画《歌唱祖国的春天》、水墨连环画《阿Q正传》《孔雀公主》等。1986年后该房子归某杂志编辑部,后又成为一家装潢设计公司总部。若把旧居恢复,向公众介绍程十发风格形成的全过程该多好。
陕西南路39弄33号是丰子恺先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过的地方。“文革”后该房被多户居民占用。丰子恺女儿丰一吟在香港的亲友帮忙,出资350万元和二楼的居民协商租用,一楼住户要价高,谈不下来。现在二楼是丰子恺陈列室,恢复了部分生活场景。至今,具有教育功能的丰子恺旧居全凭年近90岁的丰一吟亲自张罗,带了两个外甥来做管理员,每星期免费对公众开放四天。有关方面是否可以帮帮她?
刘海粟旧居坐落在原卢湾区复兴中路512号,是一幢独立的四层楼老洋房,这里是刘大师晚年生活、工作的地方。如今这幢房子只挂牌子,没有保护措施。刘大师的小女儿刘瞻也感叹个人能力不足,希望政府来保护刘老生前居住过的地方,开辟艺术陈列室。
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