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办理的“莘莘学子”宽带套餐是为女儿度身定制的,每月只能上网30个小时。然而女儿每每上网,就像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一个月的“定量”不需三四天便用完了,所谓的“定量”便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和妻子一合计,在去年的11月下旬经某营业厅营业员推荐,申办了每月月费190元的无限上网业务。
在申办这项新业务时, 营业员对我说,此项业务一次性全部交清年付费,第一年优惠,免收2个月的宽带费,第二年按月收取……
无限时上网业务生效后,我和妻不再像“祥林嫂”那样,只要女儿一敲键盘,神经就高度戒备,对女儿横关照竖叮嘱,生怕女儿一上起来开“无轨电车”;我和妻也人各一机互不干涉,看电影、QQ聊天……
12月中旬,我收到了寄来的账单。打开一看,发现账单有问题,有的收费项目如看“甲骨文”。譬如“e家宽带年付费120.95元。”而最明显的差错是“费用项目”一栏里的“宽带年付费”并没如门店营业员说的那样,第一年只要一次性付清,就可优惠免收2个月的费用。
第二天上午,我拿着账单去营业厅咨询,接待我的营业员在电脑上一查,说:账务中心确实没有扣除两个月的优惠金额,至于“e家宽带年付费”费用应该没有的……原本账单上打印的应付金额是2590.25元,经这位营业员纠错,我实际该付2071.30元。
她接着说,你这张单子不要去付,我们会联系账务中心尽快给你补寄一张调整后的新账单。
走出营业厅,我心里想,幸亏脑子还清爽,假如按照这张账单去交费,我岂不做了冤大头。
大约过了两个星期,一张新账单终于寄来了。我一看账单,火气却腾地一下子蹿了上来。“e家宽带年付费”是没有了,可优惠免收的两个月的费用就像生了“牛皮癣”,还是堂而皇之地列在费用项目中,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我赶紧又去门店反映,接待小姐查询以后面无表情地对我说:账务中心还没有调整好,你再等等,这张单子你还是不要去交,等新账单来了再交……
既然还是“不要去交”,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又过了一个多星期,我终于盼到了一封中国电信某分局寄来的平信。展开一看,我胸闷极了。费用虽然调整了,但信的内容却充满着“凛然不可侵犯”的霸气,信中警告我:“你目前尚11月欠费包括千分之三/日的滞纳金,接到此通知,望你3天之内去某处补交欠费,否则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35条规定处理。并可能启动司法程序,届时将影响你的诚信记录(即黑名单)……”为了加大震慑力度,信中还引用了《人民网》2009年10月28日发布的一条新闻,标题是:上海将电信恶意欠费纳入征信记录 无法花钱洗白。
明明是他们业务过程当中产生的差错导致我付费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如今,非但没有得到一句向用户致歉的话语,换来的却是一纸充满着警告口吻的“最后通牒”,中国电信“总是有理”的霸气真是叹为观止!
谁叫人家是“托拉斯”呢,又是“皇帝的女儿”,脾气不大才怪呢?自忖:唉,以后咱惹不起总躲得起吧!
如今,这几张账单我都保存着,看见它我就想:是谁把它惯得如此牛气冲天、锐不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