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鱼从立春开始由海入江,逆江而上作生殖洄游。
长江下游从南京到南通的水道是刀鱼鱼群出入的最佳地段,靖江处于南京到长江入海口的中部,是鱼群洄游的“黄金水道”,刀鱼洄游到南通时身上的盐分已基本淡化,在到达靖江的过程中在淡水里吸收了大量养分使身体长肥,肉质变得鲜嫩,此时的刀鱼个大体肥,肉质细嫩鲜美,鱼刺松软,它位列“长江三鲜”之首是名副其实的。
刀鱼的最大特点是细骨遍布全身。清明前,刀鱼细骨软如棉;清明后,刀鱼细骨硬如针。刀鱼的做法很多,但唯清蒸为上乘。大美食家袁枚对刀鱼的吃法极喜清蒸:“刀鱼用蜜酒酿、清酱放盘中,如鲥鱼法蒸之最佳。”
刀鱼清洗不需刮鳞,因鱼鳞中含有大量脂肪,经蒸煮会自动融化,变成一层油。吃的时候,只要把刀鱼放入口中,像婴孩吃奶那样轻轻吮吸,鱼肉便能脱离细骨,既嫩又鲜,清香爽口,令人百吃不厌。
农谚有“春潮迷雾出刀鱼”,是春季最早的时鲜鱼。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兼有微香。
“扬子江头雪作涛,纤鳞泼泼形如刀。”清代诗人清端,用形象化的语言,精要逼真地状写了刀鱼的外形、色泽、形体特征及捕捞时光耀一片,泼泼扑动的喜人情景。咀嚼佳句,已经是一种美的享受,能够一尝其鲜,那当然就更不用说了。
宋代名士刘宰曾有诗称赞:“肩耸乍惊雷,腮红新出水,以姜桂椒,末熟香浮鼻。”
上海东郊国宾馆,都市中的森林,拥有上海最原生态天际线的花园,秉承着“用最好的原料做最好的饮食”的理念,这里的江鲜美食原料取自最正宗的原产地,从刀鱼、鲥鱼、鱼回鱼,以及沙塌皮、猪尾鱼,还有江虾、江鳖、江鳗、野生甲鱼等。上海食客喜欢的香沙芋头、香椿头、粉皮、卤水百叶、卤水豆腐、土鸡每天都按照预定的数量,由专车运抵,确保食材的新鲜。
甚至连螺蛳这一寻常的食材都是选用产自靖江的“牛奶螺蛳”,这种螺蛳是在靖江当地用做豆腐的豆渣人工喂养长大,壳清味美,是难得得好食材。
为了做好原汁原味的江鲜菜,宾馆还特地请当地的国家比赛金奖名厨亲自掌勺,从几道菜名就可以知道是否正宗的江鲜菜,“刀鱼馄饨”、“浓汤疙瘩江虾”、“十三把半蒸土鸡”、“乡村大烧饼”、“牛肉糊涂面”、“凤凰豆腐”、“养身米见子粥”,还有要了解口诀才能尝到美味的真正的“蟹黄汤包”。
吃汤包有句口诀:“轻轻提、快快移、先开窗、后吸汤”。加以醋和姜丝,上乘美味,传说乾隆当年吃的时候把汤包当作包子吃,结果被滚烫的汤汁烫伤了龙嘴,但还是流连忘返。用靖江当地的说法:出了靖江,所有的汤包都是对汤包的亵渎。
泰兴米见子粥被称为“泰兴咖啡”。泰兴人从小就是喝着长大的,“米见子粥灌灌,养的像个盘盘”,它不知滋养了多少泰兴人,是凡泰兴人无比深爱它,即使在外地,也会托家人捎上一些,煮粥吃,百吃不厌。现代人养生讲究的是碱性液体,喝上一口用米见子加碱熬制而成的古铜色籼子粥,分明就是一口营养汤。一口包子,一口烧饼,夹点小菜,喝上一口黏乎乎的为,米见子粥,惬意得赛似神仙,一个字“爽”,两个字“真爽”,三个字“真太爽”。
《东郊宾馆江鲜食品节》,真正的当地原料、当地名厨加国宾馆的器皿和服务,每日限量供应,2011年只有十天时间,您还等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