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成为创新之城,不是因为深圳的创新教育搞得好,而是因为营造了鼓励创新的环境——~~~
成为创新之城,不是因为深圳的创新教育搞得好,而是因为营造了鼓励创新的环境——~~~
成为创新之城,不是因为深圳的创新教育搞得好,而是因为营造了鼓励创新的环境——~~~
成为创新之城,不是因为深圳的创新教育搞得好,而是因为营造了鼓励创新的环境——~~~
成为创新之城,不是因为深圳的创新教育搞得好,而是因为营造了鼓励创新的环境——~~~
成为创新之城,不是因为深圳的创新教育搞得好,而是因为营造了鼓励创新的环境——~~~
     
2012年03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为创新之城,不是因为深圳的创新教育搞得好,而是因为营造了鼓励创新的环境——
培育城市精神重在改变环境
杨家德
  据报道,2011年,全国27个省市推出了城市精神标语。这种城市精神提炼和征集的扎堆现象,引起各方人士的议论。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城市精神再次成为热论的话题。

  城市精神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专家的批评大多是针对城市精神的同质化和标语化倾向。笔者认为,最根本,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不在于如何界定城市精神,而在于如何培育城市精神。不论是城市的领导还是专家学者,在谈到培育城市精神时,都只是在精神领域做文章,诸如加强宣传教育等等,即使提出全体市民参与,也只是让市民参与提炼。

  恩格斯在其《反杜林论》一文中曾说:“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这些形式。”作为社会意识的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反映。换言之,一个城市有什么样的精神,取决于其有什么样的历史和现实。

  这样说,并不是否认城市精神的能动作用。城市精神既有继承性,也有可塑性。城市精神就实现状态而言,可分已然与应然两种。培育与塑造城市精神,是已然与应然的统一,亦即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但要实现城市精神从已然到应然的转变,发挥其引领作用,就不能只在精神领域做文章,必须从改变现实的状况做起。

  比如,大多数的城市精神标语中都有“创新”一词,但一个城市是否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关键取决于能否在体制改革上有所突破,形成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培育改革创新精神,需要观念的支撑,更需要制度的保障。深圳之所以成为一座闻名于世的创新之城,主要不是因为深圳的创新教育搞得好,而是因为深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支持创新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这种环境鼓励人们投身于创新的实践,从而使深圳人展现出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

  再如,“开放包容”,也是城市精神标语中出现较多的词汇,但一个城市是否真正具有开放包容精神,关键是这个城市是否形成开放包容的环境,让各阶层的人都有真正的归属感。如果一个城市在政策设计上有“地方保护”的倾向,有对非户籍居民的种种限制,怎么能形成开放包容的精神?

  只在精神领域打转转,只注重灌输的城市精神培育,不会有多大的成效。培育城市精神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广大市民能否从内心自发地接受并自觉地实践。为此,一定的宣传教育是必要的,但最根本的是要从改变环境做起,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同身受。因此,城市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光明日报(杨家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财经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特稿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A25版:法治视窗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A28版:人才/招聘招生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公众服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20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21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22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3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4版:人才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培育城市精神重在改变环境
工信部发文掀垃圾短信治理风暴
语文教师“万言书” 坦言内心受“煎熬”
2010年,中国“官民比”为1:194.3
“万言书”背后的“真人”——杨林柯
地下注射美容:“姜医生”在行动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2培育城市精神重在改变环境 2012-03-28 2 2012年03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