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同事老王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同一幢楼。他住在一楼,我住在他上面的二楼。
老王家门前有一个30多平方米的院子,他种植了许多花卉,还有几株果树。老王称其为“家庭花园”,因为这里一年四季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特别是秋天的桂花和冬天的腊梅,阵阵浓香充溢着整个居民小区,令人心旷神怡。还有,每逢秋季,玛瑙般的柿子,翡翠般的葡萄,还有紫红色的无花果挂满枝头,硕果累累。
我们左右上下四邻也受其惠,不仅可以观赏花之俏丽、欣闻花之芬芳,还可以品尝几种新鲜甜美之果,分享老王的收获和喜悦。
可惜,与我同年的老王于3年前不幸病故,享年72岁。他去世后,每年清明节,他的儿子小王均在“家庭花园”扫墓。原来,老王在临终前对儿子小王说:“我死后,骨灰就埋在院子的花卉果树根部,以作肥料。这样,你们每天看到鲜花就如见到我,每年吃到果实就如我仍在养育你们,我与你们永不分离。还有,每年清明节,你们在院子里扫墓,我就含笑九泉了……
小王遵循父亲的遗嘱,终年精心管理“家庭花园”:浇水、施肥、除草、灭虫……因此,花卉枝繁叶茂,相继常开不衰;果树欣欣向荣,果实年年丰收。
每年清明节,小王带领妻儿和年迈的母亲,在院子里奉供几盘祭品,肃穆致哀,默默地向花卉果树三鞠躬,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同时,全家人在花坛里现采现摘五颜六色的鲜花,编成姹紫嫣红的花环,虔诚地敬献在果树周围,以衷心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
老王的移风易俗,令人敬佩与赞赏。因为他的标新立异很有意义:不仅免去了安葬的墓地和后代外出扫墓的奔波,而且他留下的“家庭花园”,使亲人每天看到绚丽多姿的花卉就如见他的生命永驻,使子孙每年收获累累硕果就如见他的精神升华……
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土地资源紧缺的国度,老王以身“化作春泥不占地”的作法,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功德无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