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是我一直向往要去的城市。它不仅是德国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一座艺术建筑名城。慕尼黑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伊萨尔河畔,原来只是一个小村落,1505年以后才成为巴伐利亚州的首府,今天已发展为德国著名的博览会城市,每年有20多个专业博览会在慕尼黑举办,慕尼黑机场也成了德国第二大机场。
导游首先把我们领到德国著名品牌“双立人”刀具店,指定三个小时后在此集合上车,然后把我们带到了慕尼黑古城区市中心的马克斯·约瑟夫广场,那里商店林立,游人如织。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市政厅那幢哥德式建筑,前面有巴伐利亚王的铜像,而高达85米的钟楼上有一只德国最大的木偶报时钟,导游说,准点一到,就有精彩节目表演。他说完,让我们自由活动。
我发觉四周的建筑风格让人目不暇接,罗马式的拱顶、哥特式的尖顶、希腊式的古柱与雕刻、巴洛克式的图案……由于不少房子的格局大同小异,路边又有岔道。我怕迷路,就干脆顺着原路,先返回“双立人”刀具店走一遍,然后再自己从集合点走到市政厅,这是因为我吸取当年在瑞典差点迷路的教训。1997年我赴斯德哥尔摩参加诺贝尔奖颁奖仪式,接待我的汉学家罗多弼教授前一天陪我去了皇家音乐厅,并说翌日让人陪我去,我觉得从旅馆到音乐厅只有20分钟,便婉言谢绝了。不料第二天我沿着前一天走过的路走了半小时,却没有找到那幢蓝色的建筑物。想在大街上问路,却找不到一个中国人,后来我只得向一个欧洲人大声唱歌,那个好心人陪我走过三条马路,才找到皇家音乐厅,这时离开场时间只有5分钟,真的好险!
慕尼黑称为“啤酒城”,我沿着马克斯广场逛街,发现除了大百货公司、时装店、钟表店、超市外,最多的便是露天酒吧,虽然还是下午三点,但喝啤酒的人还真不少,边喝啤酒,边吃咸猪手,这是德国传统美食。我见到一个中国人也在喝啤酒,便上前打招呼,不料那是一个日本留学生,幸亏他还会说几句中
文,他告诉我,这里最好的啤酒是狮子牌啤酒,根据他的指引,我还找到了宫廷啤酒厂,那里酒吧的人更多,不少人因没有座位,就站在路边喝啤酒。慕尼黑每年10月举办“啤酒节”,盛况空前。由于慕尼黑人特别好酒,据说,平均一人一天要喝一公斤多。
我逛了一圈,回到新市政厅,正好是准点,钟声一响,那钟里的彩色木偶便出来欢迎观光客,有的吹喇叭,有的打鼓,那神态栩栩如生,令这座古老的城市充满了童趣。
当我回到“双立人”刀具店,大巴车上的旅友们基本到齐,只有J先生未见踪影,导游与我们轮流打他手机,结果是关机。J是我的好友,我心里很着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过了半个小时,他未到;又过了半个小时,他仍未到。在前几个城市,我们也发生过有人
到时爽约,但最多半个小时就被导游找回。可在慕尼黑这样人声熙攘、车水马龙的闹市中心,要找人谈何容易。有人说报警,有人说再等下去,导游决定留鑫渠、君辉2人在集合点等候,其他旅友先去吃晚饭。
待我们到餐厅不久,终于接通了J的手机,原来他因迷路只能自己打出租车先去了旅店,而刚才由于手机没电,才打不通。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J的迷路对我们触动很大,第一是出外务必带好手机,而且手机必须充好电。第二呢,不懂外语,可借助手势请求别人帮助,J大概不好意思求助别人。
从新市政厅到我们下榻的旅店,大巴居然开了一个多小时,这天我们正好住在远郊,J那天叫出租车去旅店价格一定不菲,我们都不好意思问,估算在100欧元之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