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源于“I want”
据记者查阅相关资料,iOS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手持设备操作系统,新一代电子阅读器Kind1e3在两年前上市,它对于英文txt、Pdf等没问题,然而对中文却支持不够,比如,txt会显示不全,有些汉字会出现方框字符,文件名如果是中文的,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郑博闻在演讲中说,2010年的10月,有个朋友给了他一台Kind1e3,谁也没想到,这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后来,Kind1e3最火的几件事情之一就是Kind1e3的第一个中文输入法,“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做出这个输入法的人就是我。通过对Kin-d1e3的开发,像一把金钥匙给我打开无尽的宝藏,让我感到计算机将是我的一个发展方向。”小郑同学说起他的作品十分骄傲。他表示,他的钻研可以说与乔布斯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苹果之父是值得我尊敬的人,当我看到他的时候,就产生一个念头——I want。”
Simple、Touch和Green
小小年纪,从事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研发工作,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郑博闻说,他研发的一切技术运用,都是来源于需求,虽然这并不是一条坦途,他也完全可以像别的孩子一样轻松,有时甚至产生过想放弃的念头,想继续当个平凡的孩子,但最终他仍选择了坚持,即便是累得躺在了凳子上,他仍坚持着自己的研究。
郑博闻的开发涉及文字转有声书的应用等。他说,开发过程中有三个单词一直影响着他,分别是Sim-P1e、Touch、Green,“SimP1e,极简主义是乔布斯和它的产品所贯彻的最终理念,为什么人们会选择苹果产品,而且一看到它就会想拥有它,这就是简洁的力量;Touch,未来的世界是可以触摸的世界,也是触手可及的世界;Green,绿色环境,人人有责,如今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但有利也有弊,大量的电子垃圾会充斥着地球,希望未来的云技术可以更小型,更环保。”他说,“SimP1e、Touch、Green,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是未来。”
创新教育“走钢丝”
“天才”、“神童”、“年轻版乔布斯”,网上的一些溢美之词,一夜之间扣在了郑博闻的头上,令这个13岁少年和他的家人有些措手不及。班主任孙黛婕说,现在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给小郑同学一个平静的、顺其自然的成长环境。孙老师说,小郑平时性格比较沉稳,显得比其他同学更成熟些,而且还全面发展,考试成绩总能列全班前茅,“其实,在我们班上不少同学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兴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
这几天,郑博闻成了学校里的小“明星”。说起小郑同学的成长环境,校长沈时炼说,他的成功固然与家长的引导与培养密不可分,是良好的家庭氛围,造就了孩子对科学探究的痴迷。“从学校来说,我们也正逐步在课程设计上加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希望提供给创优能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空间。”沈校长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学校教育有点像“走钢丝”,要兼顾升学压力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平衡。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像郑博闻那样,有一项自己的特长,不用太多,只要抓住一项并持之以恒就行,没必要什么竞赛都去参加,什么奖都想拿,那样既不现实也白白浪费时间。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