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粗心忘锁店门
“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说起事情经过,年约七旬的吴老伯懊恼不已。他在乍浦路塘沽路附近经营一家杂物店,3月24日晚上10时,结束了一天的营业后,他骑自行车回家,因一时心急忘记锁店门。
深夜11时许,四川北路派出所民警陈国平和巡逻队员沿马路巡逻,发现了店铺的异常情况:里面一片漆黑,玻璃门却开着。“以为遭贼了,进去摸索着开灯一看,好像没有什么破坏的痕迹。”根据民警和巡逻队员的判断,很可能是“马大哈”店主忘记锁门就回去了。玻璃门上印着店主的手机号码,但打过去已关机。
一张单据找到线索
陈国平和其他队员要接着巡逻,他便安排巡逻队组长向耀辉以及另外3名队员留在现场看店,并通过公安系统寻找店主信息,遗憾的是,店主没有登记固定电话。后来,一名眼尖的队员看到桌子上有张燃气缴费单,上面恰好有店主的姓名和地址,“店主姓吴,住在虬江路,电瓶车过去大约15分钟,我们当时决定直接去他家。”向耀辉说。
向耀辉留下2人看店,他和一名队员跨上车,一路往虬江路骑。可吴老伯的住处并不好找,加上深夜问不到人,也看不清门牌,两人绕了1个多小时才来到吴家楼下。然而,向耀辉按了好几下门铃,始终无人应答。此时已是凌晨2时,两人无功而返。
清晨5时,向耀辉又来到吴老伯住处“碰碰运气”,这一次,一位早起居民为他打开了防盗门,他来到吴老伯家门前按铃,总算与吴老伯碰上了面。
一夜看门店主感激
“我一听说自己没锁店门,吓出一身冷汗!”原来,吴老伯和老伴睡在里屋,听不见门铃声,前一晚才没有应门。他赶紧骑上自行车随向耀辉去店里,远远就看到几名巡逻队员蜷缩在店铺里休息,激动得眼泛泪花。“因为我的疏忽,让他们帮我看一晚的店,真过意不去!”
“因为我们留下看店,另外几个队员的工作量就大了。”昨天,四川北路社区保安大队负责人向耀辉接受采访时说,夜间巡逻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经营小本生意不容易,店铺有损失,店主肯定很心疼,我们有义务保护居民的财产安全。”向耀辉说,这也是其他巡逻队员的心声。
本报记者 左妍 实习生 包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