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十一五”期末上海市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显示~~~
“十一五”期末上海市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显示~~~
“十一五”期末上海市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显示~~~
“十一五”期末上海市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显示~~~
“十一五”期末上海市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显示~~~
     
2012年04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一五”期末上海市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显示
沪上年轻人最重健康亲情事业
陆梓华
  本报讯  (记者  陆梓华)  来沪青少年与沪籍青少年人口出现“倒挂”,其人生价值观较为积极,具有较强家庭观念,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团市委、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今天发布《“十一五”期末上海市青少年发展状况指标监测报告》,通过对783名沪籍青年和1017名来沪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对本市青少年总体状况作出分析。

  来沪青少年出现倒挂

  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最新人口普查资料,“十一五”期末(2010年11月1日零点),本市14-35周岁常住青少年人口总数为892万,占全市总人口数的38.8%。常住青少年在全市总人口中比例比2008年底(36%)略有提高,可见本市青少年人口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并日益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青少年常住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06:100。值得关注的是,“十一五”期末,上海来沪青少年人口为504万,占青少年总数的56.5%;来沪青少年与沪籍青少年人口首次出现倒挂。

  男性初婚者(22一35周岁)平均年龄为27周岁,女性初婚者(20一35周岁)平均年龄为25.9周岁。上海女青年的平均初育年龄为28.25周岁,女性平均在婚后2.35年(28个月生育)生育第一个孩子。

  人生观积极重视家庭

  调查人员请受访者对一些观点进行评价(1分为很不赞同,5分为非常赞同)。结果显示,本市青少年人生价值观总体积极向上。“人生有目标才有成就”“生命充满期盼”“在学业/事业上已经订立目标”三个选项得分最高;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都要认真努力工作”的得分超过4分,“消极怠工”“拒绝配合”和“工作态度差”这三个说法的得分都低于2.5分。

  当被问及“人生什么最重要”时,本市青少年的选择依次为健康、亲情、事业、爱情、金钱、友谊、自由、信仰和名誉。其中,沪籍青少年最看重健康,来沪青少年更倾向亲情,学生群体最看重友谊和自由。

  在关于家庭伦理观念的调查中,多数青年选择“家庭比什么都重要”,86.8%的年轻人认为,工作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幸福”,仅有37.23%的受访青少年选择“感到工作本身有乐趣”。

  网络成为休闲首选

  统计显示,近七成上海青少年通过网络了解国家事务,参与相关话题讨论。上海青少年日均上网时间为2.92小时,占其闲暇活动时间的55.94%。

  来沪青少年更愿创业

  据统计,上海在职青年月均收入为3320元,大致相当于全市月均收入水平(3896元);周均工作时间为38.1小时。近六成青年在三年内没有跳槽,近三成跳槽一次,只有不到一成跳槽3次以上。大部分青年对“频繁跳槽”报以理性、审慎的态度。

  上海青年的创业活动率为9%,高于市民整体创业活动率(7.7%)。交叉分析显示,来沪青少年的创业活动率(15.4%)高出沪籍青少年(12.6%)近3个百分点,创业更积极;另外,男性有过创业经验的比例(18%)明显高于女性(10.6%)。

  公益服务时间增多

  “十一五”期末,上海青少年年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时间为21.91小时,比2009年监测报告的统计结果(17.56小时)有所提高。青少年全面投身上海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近14万青少年参与了上海世博会和城市站点的志愿服务。

  幸福感有待提升

  统计显示,中学生体质健康的达标率为83.5%,青少年的心理系统测试平均分为96.43(满分150),处于较好水平。

  但是,青少年幸福感仍有提升空间。受访青少年对幸福感的打分平均为3.44分(满分5分)。仅8.8%的受访青少年认为生活在上海“非常幸福”,近四成的受访青少年选择了“一般”。

  上海青年安全感综合评价指数为83.45分(总分100分)。沪籍青少年认为“上海安全感高”的比例(61.1%)略高于来沪青少年(58.7%)。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驰名商标高峰论坛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彩票看点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31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32版:生活之友
   第B33版:好吃周刊
   第B34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35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36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37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38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39版:品牌故事
   第B40版:广告
去年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约一千九百四十亿
沪上年轻人最重健康亲情事业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推青年英才培养计划
“公民素养”首度列入青少年发展优先领域
广告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6沪上年轻人最重健康亲情事业 2012-04-12 2 2012年04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