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学问,把它和我妈妈联系起来,那么,知道我妈经历的人多会哑然失笑。
妈妈生于乱世,1938年妈妈小学三年级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到了她的家乡绍兴柯桥小镇,粉碎了妈妈的求学梦。1949年工作后虽说也上了几天扫盲班,但由于忙于上班和家务,最终“中小”(中等小学程度)都没毕业。如果能把生活态度理解成一种哲学,我得益妈妈的“哲学”多矣。妈妈从小教育我们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老百姓)力气用用会再来的,藏着也是浪费。”
小时候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义。上过体育课的次日,妈妈有时会问:“昨天用了力气,今天有没有小一点呀?”懵懵
懂懂之中,我慢慢体会着力气用了会再来的道理。记得有一次不愿去买14市斤番薯(当时每市斤粮票能购7市斤番薯,属紧俏商品,在粮店不是每天有的),妈妈也不生气,只是在次日要求我到粮站去购25市斤大米(由于以前最多买过20市斤的粮食),自然有点吃力。回家后妈妈说:“你昨天存的20市斤力气,今天用上了没有呀!”我忽然省悟,明白了妈的“哲学”,以后在学习中想起母亲的话,很少偷懒。
中学毕业后去农村,我尽管体力不强壮,但也尽力而为。后来到了工厂、公司,工作岗位变动不少,借助妈妈的“哲学”,没有不胜任的。记得刚踏上某公司的销售岗位,由于不擅当时被认为销售的基本功———烟酒,不被领导看好,被安排负责浙江省十一个地级市(区)中距离较远、面积较大、经济较穷的金华、衢州、丽水三地区。许多人为我打抱不平,而我想的是,权作我喜欢的“免费旅游”吧。后来苍天有眼,让我打开了当时的县区市场,我又被调回了公司销售科。有时在工作交叉岗位,只要有时间,我并不计较多出点力,总是按照“力气用用会再来的,藏着也是浪费”做的。
我想这是妈妈的“哲学”———“(我们老百姓)力气用用会再来的,藏着也是浪费”给我的意外收获。我已准备将妈妈的“哲学”传授给儿子,让其代代传承。
何鑫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