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区业主养成了一种习惯,大家帮忙打理绿化、对集体出资建造的花园爱护有加,还有人自发在亭子的板凳上绑上了软坐垫,装上了照明灯,让在这里喝茶歇息的业主更加舒服安心。申田大楼已形成一种“大家的事大家办”“自己的小区自己管”的氛围,进进出出的业主,不再仅仅是点头招呼,交谈话题甚至从小花园延伸到了家长里短,彼此间的了解增多了,心与心的距离也近了。
记者从静安寺街道(社区)党工委办事处了解到,在共建“同心家园”的背景下,街道方面积极探索社区自治模式,鼓励业主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实现社区生活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解决社区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方面的问题,共同建设自己的社区。静安寺街道下属的居民区大多为老式住宅,设备和环境都不如新式住宅区,今年起,街道党工委给11个居民区各发放了2万元的社区自治经费,让居民自行做主,解决诸如改造晾衣架、楼梯扶手等方面的实际需求。
街道党工委表示,除了对申田大楼业主的建绿化需求给予支持外,街道相关部门也在共建“同心家园”的平台上做了许多实事,提倡业主有序自治和共治,共同投入到社区管理的大课堂里来。海园居民区是老式小区,有人提出要安装楼梯扶手,方便上下楼梯,业主们从材料选取、设计款式到零件搭配等环节都亲自参与,最终扶手装好了,实用又实惠,深得业主的喜爱。过去,政府包办社区实施项目,未受惠的业主说政府浪费,受益的业主也未必领情,如今有了自治经费,服务项目从业主中产生、由业主自我服务,方方面面满意度都提高了,基层民主也变得更加透明、辐射效应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