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校友们订制一块标有个人印记的复古红砖,刻上姓名,也写下对母校的祝福;再用这些红砖组成形式多样的校园新景观,可以是一面纪念墙,一根纪念柱,或者是各种艺术小品,点缀在校园各个角落。这个创意,来自该校2004届毕业生杨虓。在美国留学时,他留意到,不少当地高校都会用刻有校友名字的砖石铺路,营造浓浓的家的氛围。想到母校即将迎来百年校庆,他产生了设计“校友砖”的灵感,邀请校友为母校“添砖加瓦”,也让人走进校园,就能从校友文化中,感受到浓厚的历史积淀。
令杨虓惊喜的是,母校的领导和老师们欣然采纳了这个方案,并通过网络开始了一场校友砖募集活动。1981级校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贵庆教授设计了第一份校友砖艺术作品——一面由1200块校友砖组成的校庆纪念墙。
校长盛雅萍介绍,“校友砖”募集不向在校学生开放,但是,继“纪念墙”之后,校友砖还将以怎样的形式为校园添彩,还需要全校同学一起贡献金点子。为此,在高一高二学生的暑期作业中,便多了一项设计校园“新景观”的作业,引导每个学生用创意和热情,当好学校的主人。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