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位于松江洞泾镇卖新公路的吉貌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内的垃圾填埋场,独家目睹填埋气收集燃烧系统在申城的首次试点成功全过程。系统运作前,腐臭垃圾独有的异味令人掩鼻、恶心,“自动点火”键按下后不久,周围臭味渐渐变淡,最后基本已经消失。
填埋气不仅臭还有毒
据悉,目前国内的垃圾主要采取混合收集混合填埋方式进行处理,因为这样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较低,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尤其是垃圾填埋气污染周边空气,令周边居民苦不堪言。吉貌垃圾填埋场承担着松江区居民生活垃圾的填埋任务,每天的垃圾填埋量达1200吨,去年更多,为1500吨,垃圾填埋气散发的恶臭问题也一直是周边居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垃圾填埋场周围为什么那么臭?其实,这主要不是单纯垃圾的臭,而是垃圾填埋气散发的味道。垃圾填埋气是垃圾被填埋一定时间后,大量有机物被微生物厌氧消化、降解所生成的气体。这些气体有120多种,90%以上是产生臭味的,其中臭得最厉害的要属硫化氢、硫醇、甲硫醚等。最要命的是,有12种是强致癌气体。但是,这些“脏气”也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95%的填埋气是可燃的,而且填埋气中含量最大的就是甲烷。
根据成分设计处理系统
上海桑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正是利用“脏气”的这个弱点,研制了填埋气收集燃烧系统,以甲烷的高温燃烧,消除臭气、毒气,可谓以毒攻毒。
记者看到,整个系统由填埋气收集单元、输送单元、预处理单元和终端处理单元组成。低头向燃烧管道内望去,整个火焰达6米多高,火焰直径1.4米。不过,虽然在机器外感觉较热,但不用担心被烫伤,外壁都有特殊隔热材料保护。
整个系统的核心关键单元是预处理单元。在这里,要将水分和二氧化碳去除,否则填埋气将无法燃烧,因为这两个成分都是不可燃的。整个系统经过数百次调试,如今,填埋气组份只要达到沼气占比23%—60%、氧气占比2%—8%的条件,系统就可以稳定燃烧。一旦超过这个安全范围,系统会自动熄火,防止引起爆炸。
沼气发电前景可观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松江吉貌填埋场内共埋入42个集气井,覆盖的范围只达到整个垃圾堆体面积的四分之一。如果剩余的四分之三的范围可以全覆盖,那么臭味消除将指日可待,周边居民从睡梦中被臭醒的噩梦将不再上演。据了解,填埋气收集燃烧系统有望在本市其他垃圾填埋场推广使用。
上海桑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所有产生的沼气全部白白烧掉,非常浪费。国际上利用沼气发电非常普遍。接下来,他们将研究将沼气利用起来,进行发电试验。根据现在的产气量测算,如果用来发电,每天发电量可达4万度。即使现在松江吉貌填埋场就封场不再填埋,这些深埋在土地下面的气体也可以持续发电6年。
本报记者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