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士顿布里格姆妇科医院研究小组抽取5243名女性的血液样本,借助问卷调查她们是否有“恐惧性焦虑”。研究对象年龄在42岁至69岁之间。恐惧性焦虑又称“恐惧症”,原因不详,现有研究显示与遗传、生化和特殊的条件反射相关。之所以选择中老年女性,是因为她们面对密闭环境、密集人群、高处或是开阔地,较易出现“恐惧性焦虑”。
研究人员发现,端粒长短与是否容易出现“恐惧性焦虑”有明显关联。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脱氧核糖核酸(DNA)-蛋白质复合体,与端粒结合蛋白共同构成如同盖子的结构,对染色体起保护作用。先前研究证实,端粒长度与人的寿命成正比。研究人员比对认定,比起具有高度“恐惧性焦虑”的研究对象,普通人的端粒较长,长出的部分相当于6年寿命。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显示,因恐惧或其他持续焦虑因素而使自己十分焦虑的女性,比其他人死于心脏病的几率高59%,猝死于其他心脏相关疾病的几率高31%。而先前针对男性的研究显示,焦虑、生气等心理因素会增加心脏病及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