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11项内容
8月31日23时许,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宣布峰会闭幕。本次峰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会议通过的最后文件及《德黑兰宣言》上。《德黑兰宣言》包含政治经济危机、巴勒斯坦问题、和平利用核能等11项内容。宣言指出,有必要形成一个公正透明、全面有效的各国共同参与的世界管理机制。为达到这一目标,不结盟国家应该协调立场,采取措施,并确保发展中国家利益。
关于人权问题,宣言强调,应采取合作和建设性态度以及非对抗性方式,避免人权问题政治化;应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宣言还指出,各国有权开发使用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能,包括伊朗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都应得到尊重,不应有歧视。此外,宣言谴责任何形式的恐怖活动,对所有恐怖主义遇害者,包括遇难的伊朗核科学家表示最深切慰问。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目前外界最关注的叙利亚问题,《德黑兰宣言》中并没有看到相应的条款,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之间还存在分歧,并未达成一致。
立场分歧并不奇怪
穆尔西和潘基文来到德黑兰出席本届峰会可以说是对伊朗最大的支持,他们在伊朗的活动和讲话涉及面很广,部分内容与伊朗立场有分歧并不奇怪。
穆尔西在开幕式上称目前发生在叙利亚的事件是“反专制统治的革命”,指责巴沙尔政权已经失去了统治合法性。穆尔西的讲话确实令东道主有些难堪,因为伊朗目前被认为是叙利亚政府最坚定的支持者,而且它正在为促成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对话而努力。
尽管在叙利亚问题上分歧严重,但穆尔西此行意义不能因此被低估。虽然穆尔西在德黑兰只停留了一天,但并非如埃方此前所说,仅仅是为出席不结盟运动峰会而来,他还与伊朗总统内贾德举行了闭门会谈。消息人士透露,在40分钟的闭门会谈中,两国领导人讨论了两国复交问题。穆尔西在开幕式上的发言虽然令伊朗有点难堪,但他作为33年来首位到访伊朗的埃及总统,此行破冰之旅意义重大,必将对两国关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至于潘基文表达其对伊朗人权问题的关切以及批评伊朗声称以色列无权存在等讲话,一方面是潘基文作为联合国秘书长职责所在,另一方面,潘基文来德黑兰前受到美国和以色列的阻挠,以上表态对美以两国来说也是个交代。 罗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