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本版列表新闻
~~~市律协专家剖析两者是不正当竞争还是价格欺诈
~~~市律协专家剖析两者是不正当竞争还是价格欺诈
~~~市律协专家剖析两者是不正当竞争还是价格欺诈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商“约架”背后有何奥妙
市律协专家剖析两者是不正当竞争还是价格欺诈
宋宁华
图CFP
  一句“三年内零毛利”,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上扔下的“狠话”让同行怒发冲冠,也让不少网友热血澎湃,一大早就网上“赶集”,频频刷屏。 

  作为本月最受关注和争议的新闻事件之一,由京东“约架”、苏宁、国美等同行迎战的电商价格大战至今余音不绝。大战启动后,许多网友发现,尽管雷声轰隆隆,但见到的“雨点”却少得可怜。不少电商不但没有降价,反而提高了部分产品的价格。某购物搜索网站数据显示,率先发起战争的京东商城在8月14日晚上有近50件大家电类商品悄悄涨价,更有近三成的京东最低价商品显示“无货”。

  热闹的电商大战后,到底涉及到哪些法律问题,能否说“约架”就“约架”?没有按照承诺提供最低价的电商们,是否构成价格欺诈?记者为此专访市律协国际投资与反垄断专业委员会主任、瑛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忠律师。 

  兑现承诺涉嫌不正当竞争 

  此次刘强东的“狠话”直指对手国美苏宁:“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10%以上,将派员进驻苏宁国美店面。” 

  国美副总裁何阳青也不甘示弱,表示国美从不回避任何形式的价格战,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全线商品价格将比京东商城低5%。 

  此后,当当网、易讯网等网站的加入,更是将几家电商的“掐架”演变为一场“混战”,有的还号称以进价销售商品。 

  这些电商不惜血本的“吆喝”是否合法?林忠表示,如果电商的“吆喝”属实,则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等。 

  因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经营者不得以排挤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在《价格法》中也规定,商家不得低价倾销,即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为目的,以低于商品或服务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在此次电商大战中,如果真如有的商家所称,以进货价销售商品,加上物流、店铺等成本,很可能就是低于成本价,那么就构成低价倾销。 

  同时,刘强东在微博中的话,“如果苏宁敢卖1元,那京东的价格一定是0元!”林忠表示,市场竞争应以正当竞争、不扰乱市场秩序为尺度,如果超过这个尺度,以排挤对手为目的,也将构成不正当竞争。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商家需赔偿受损商家,赔偿标准是侵权期间获得的利润。 

  不兑现承诺涉嫌价格欺诈 

  被电商大战们掀起热情的网民们在屏幕前拼命刷新页面,网友“东西南北”发现,尽管各大电商网站都做了专门的促销页面,但不少商品页面都显示“无货”。网友“小燕子”本来准备买个美菱冰箱,满心欢喜趁899元的价格赶紧下单,页面内明明显示现货,可提交订单后说无货,“这是忽悠消费者吗?” 

  细心的网友“小新”在本月11日曾在京东上买了一台超级本,价格为5499元,而在电商大战打得正酣时,他却惊奇地发现,同款产品在京东上的价格已经调整为6299元。 

  针对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有网友甚至将广告语“从未如此便宜”调侃为“从未如此坑爹”。 

  “此次电商大战,实际上将自己放入了一个法律上的两难境地,兑现承诺,涉嫌不正当竞争;不兑现承诺,则涉嫌价格欺诈。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林忠指出,如果有关部门调查结果显示,电商们的宣传只是“虚晃一招”,那么做虚假宣传的行为,则违反了《价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在《价格法》14条中,明确禁止了8种抬高价格的违法行为,其中包括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等。 

  如果有消费者在电商混战中不明就里成了“牺牲品”,买了高于商家声称最低价的商品,是否可以获得赔偿?林忠表示,如果有这种情况,消费者应有举证意识,通过保留相关发票、单据等,可以至少向商家索要高于商家声称最低价之间的差价。如果发生其他损失也可以举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据了解,对于电商“价格战”一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8月16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企业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开展销售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共同促进家用电器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平稳发展。 

  判断这场所谓的“价格战”是否违法,需要以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做依据。现在与降价促销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以及《价格法》,几家电商企业行为是否违法需由执法主体调查取证后做出判断。 

  本报记者 宋宁华

  I相I关I链I接I

  电商价格战后遗症发酵投诉量已达去年3倍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炒得沸沸扬扬的电商“价格战”终于暂告一段落,但相关后遗症仍在持续发酵。据统计,自电商“价格战”开打以来,北京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已接到相关投诉209件;今年以来,电商投诉已累计达2000多件,相当于去年全年电商投诉量的3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专题广告
   第A16版:拍卖指南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大案追击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专题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博物剪影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电商“约架”背后有何奥妙
信用卡退款谨防网络盗刷
超市“降门槛”不只供货商受益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时事热议A19电商“约架”背后有何奥妙 2012-09-01 2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