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里,在离开母校整整30年以后,我们,华东师范大学78级中文系4个班级的同学,又重新回到那座熟悉的文史楼,各自按照原来的座位,坐在二楼的大教室里!
77级、78级两届大学生,是在恢复高考后的半年时间里接连入学的。他们中既有当年的应届毕业生,更多的则是“老三届”知青。所谓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用以形容这两届大学生,是最贴切不过了!
因为伤心过,彷徨过,因为痛苦过,磨练过,所以,这两届学生在跨进大学校园以后,就更加懂得珍惜,而且至今还保持着勤奋质朴的“书呆子”本色——这次,我们的聚会全然不论“爵位”和“序位”,每位同学均按规定交纳活动经费,不接受任何资助,也没有向现任校领导发出邀请,却不料还是惊动了他们。刚“退下位子”一个星期的俞立中校长,现任党委书记童世骏和新校长陈群等领导不知怎么听到了消息,一起赶到现场,相继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向我们表示慰问。
大教室里的聚会由当年的辅导员成以玲老师主持。一段PPT拉开了序幕。在《友谊天长地久》的背景音乐下,从一班到四班,按照当年座位顺序,160来位学生当年报到时的老照片配上姓名,一一被投放在悬挂着的大屏幕上。
后来在参观校史纪念馆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早已被揽入母校温暖的怀抱——只要你在馆内的电子触摸屏上输入当年的学生证号码或者姓名,面前的投影屏幕上就会出现你的老照片。母校之爱,宛若慈母,深深拨动了每位同学的心弦!
二班的一位女同学写了一首诗《我心依旧》,另一位女同学代为朗诵:“三十年了!真快啊/都三十年了!/仿佛毕业时《留影》的演出帷幕刚刚落下/剧中那句‘让时钟走得慢些,再慢些……’/还萦绕在大礼堂的瓦楞间/风过处,泠泠作响呢/然而,时间/那无情的钟摆/已闯过我们人生的黄金时期……”
全场鸦雀无声,随着朗诵声,校门口那两排苍劲而茂盛的梧桐树、丽娃湖畔、夏雨岛上,那些零碎而清晰的画面又浮现在我们面前……
当天,我们一起合影、座谈、举杯,不时聊起各自的情况,直至夜幕悄然降临,才依依不舍地分手。当年的生活委员老丁是个特别热心肠的人,这天临别时更是柔情万般:“各位,相见时难别亦难,你我保重!”
是啊,我们都得相互保重!时光流逝,77级、78级两届大学生见证了“恢复高考”的那段历史,“老三届”这个特定的称谓也就会更加丰满地留在史料中,让后人去解读。
不管以后是否还能相聚,友谊长存,我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