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爱的“特区”
叶廷芳
  叶廷芳

  我的老家恰好位于村北的边沿,每天一出门就面对五里外的一座巍巍高山,名曰“笔架山”。因为在它“肩膀”以上有三个峰峦一字排开,而恰好中间一个略高,左右两个则几乎等高,从而构成一个“笔架”的天然造型。在它的正面的山腰间则凹进去一些,形成一个坐怀,“怀”里有一个岩洞,终年泉水叮咚,昭示着生命可以在这里生息。因常有白云萦绕,故名白云岩。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在这里盖起了一座佛庙,叫白云寺,一色的白墙,远近都很醒目,我每次步出家门一抬头,她那闪烁的白光,仿佛眨巴着眼睛向我打招呼。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她既是佛门人家朝拜的圣地,又是砍柴的樵夫们吃饭休憩的地方。当然时不时也会有三两个闲人来这里溜达,转悠,其中偶尔也包括我自己。因为我上的小学,就在这山脚下的峡口镇。不过我平生也只去过两次!须知,有三四百米的陡坡呢,爬一趟非出一身大汗不可。

  每年的农历6月19日,白云岩可成了个朝山进香的旺地!傍晚时分,人们,主要是青年人远远近近,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它不是赶集,因为大家都不带交易的物品,但也不完全为了赶庙,因为大多数人并不进庙(庙里哪能容纳那么多人)!其实大家不过图个热闹而已,借以在繁重的劳动之余放松一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寻爱或偷情而来的,由于这部分人的渗透,给这个夜晚增添了许多的神秘和巨大的活力,若借用一个外国的词儿,不妨称之为“乡村狂欢节”。这天一般都是星月当空,山上的气温相对凉爽。只见白云岩以下的山坡上和山脚下,隐隐约约地布满了三三两两的男男女女。他们或者在草丛里打闹,或者在树林里出没。但你不便走近,更不能细瞧,否则你可能会发现意外,从而十分尴尬。虽说乡下人在两性关系上一般比城里人要禁锢得多,但在这天晚上却格外的开放。男女双方平时有点意思,但还未敢动真格的,这晚可能就要潇洒一回了;平时若看上谁,却没有机会或没有勇气向对方表白的,今天就可以大着胆子试探一下了!而社会也在这一天表现出特别的宽容,好像都心照不宣地有意要给青年人放个假。大人们也曾带我去凑过一次热闹,但都只在几条山路上挤来挤去,间或买点好吃的解解馋而已,却从来没有钻过树林或草丛。好像那些跟情或性不相干的人,都有这种自觉:把方便让给别人。现在想来,那时的人们,至少在那个“放假”的晚上,多么讲人情,有境界啊!

  这段有趣的记忆,随着我的小学毕业就结束了。解放后没有任何人下过禁令,说这个“6·19”消夏之夜不得恢复。但也没有任何人要求过恢复。人们根据现实知道,这样的“假日”不合时宜了,于是它渐渐退出了青年人的记忆。而白云岩和白云寺也成了孤家寡人,冷冷清清地虚度岁月,只有白云依然不离不弃,经常与之相伴。

  然而17年后,它连这样孤苦的日子也不可得了!随着“扫四旧”的一声狂叫,只见一群乌合之众高举火把,毫无对“神”的敬畏或恐惧,首先来这里兴师问罪,说是这里有诲淫诲盗、纵容男盗女娼的淫荡的精怪,必须彻底烧死它!可怜而无辜的白云寺就这样葬身于火海之中。从此,当我走出家门时,再也看不到她眨巴着眼睛向我打招呼了!自然,她也渐渐地淡出许多人的记忆。

  改革开放以后,白云寺经常唤起我对“6·19”的记忆,想:在那个年代,男女亲事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少人的爱情在萌芽阶段就被扼杀了,让人遗恨终身,甚至发生凄惨的悲剧!“6·19”这个夜晚播下的爱的种子,不一定都能成活为婚姻,但比起许多人一辈子连什么是爱都没有体尝过,总还值得慰藉吧!于是有一年回乡,我约了几个当地的童年时期的朋友,特地来到“6·19”故地,拜谒了白云寺遗址,纪念她当年大爱的胸怀,并在就地野餐时,用了一整瓶当地的烧酒,洒祭这片多情的土地,人的自然天性的“特区”。我说:这里是当年“6·19”青年狂欢节的历史见证之地,堪称文物了,让我们记住她吧。这时,朋友中有人提议:我们向镇政府建议,恢复“6·19”的节日吧!我说:不可!现在人们在大街上都敢于搂搂抱抱,还用得着夜幕来掩盖吗?再说,当时夜间人山人海,没有一个警察站岗、巡逻,却没有发生过一起恶性事件!现在你试试!大家会心地笑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十年之变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社会·生活
   第B03版: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黄裳先生与《舞台生活四十年》
情爱的“特区”
行香子·桂林行
台北细节
灵山秀色
总是玉伴情
困惑
顶级厨师,好吃到底
十日谈小启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情爱的“特区” 2012-10-09 2 2012年10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