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京的女书画家
叶兆言
  叶兆言

  大约二十年前,在北京一家高档酒店,有位画商神秘兮兮地问知道不知道南京有个喻慧。我回答说当然知道,画画的喻慧难道还会有第二个。画商又问知道不知道南京玩书画的很厉害,我想了想,说不知道。后来有人用同样的语气说起孙晓云,很神秘很羡慕,我装作一无所知,说真的假的,她的字那么厉害那么值钱。

  再往远里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天,对书画不甚了解的父亲很得意地告诉我,他跟徐乐乐讨了一张画。理由非常简单,都说南京年轻一茬的女画家中,她的画最有味道最有前途。父亲认识很多老画家,在他看来,自己不懂,老朋友的话总得相信。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俗话又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个作家,你可能会编故事,把文章写漂亮,却不一定懂书画,然而有几位画画的朋友,耳闻目睹,受其影响,也可以似是而非地说出一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了解南京的书画,最好是离开此地,以一个外来人目光重新打量。南京这城市的艺术氛围,让许多从艺的同行激赏,偏偏南京自己人见奇不奇看怪不怪。事实上,只要多听听外面议论,看一看别人评价,就会明白什么是“一览众山小”,就会明白南京的书画水平多么不同寻常。譬如这次《与佛有因》邀请展的五位书画家,个个都是女中豪杰,一出手便知道有没有,一出手已达到绝对的高度。

  我很幸运,对她们不但全部了解,起码有三位十分熟悉。不但人头熟悉,而且喜欢每一位的艺术风格。有一次跟孙晓云开玩笑,说她身上有股侠气,她很乐意,说这么夸人,比称赞字好还爽。我想这就是地道的南京女子,这五人若填写籍贯,恐怕没一个南京人,又无一例外出生在南京,成长在南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她们的成功显然与独特地气分不开,金陵女子非得有点侠气才行。

  都说宗教催生艺术,西方有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中国有王维和弘一大师。不敢说此次参展的五位女书画家与佛有缘,不能因为画了几尊菩萨和罗汉,摘抄一段佛经,就自说自话认定佛教影响。知之为知之,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妄谈禅很不好,能说想说的只是,中国书画或多或少都应该有些禅意。

  根据年龄,杨春华是大姐,胡宁娜是四妹,喻慧最小,徐乐乐和孙晓云同岁。她们属于同一个时代,有着相同文化背景和不一样的艺术风格,都在画界占据了重要位置,都是重量级的人物。艺高人胆大,此次联袂展出,每人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仿佛华山论剑,奇招迭出精彩纷呈,让观众眼睛为之一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十年之变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法治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上海海洋大学100周年校庆特别报道
   第B17版:上海海洋大学100周年校庆特别报道
   第B1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19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0版:人才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品牌透视
南京的女书画家
怀古二首
被蒙冤了的《局方》
仁抚程德全
为不再围观外国人喝彩
舞曲再次响起
政府官员与市民的交流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南京的女书画家 2012-10-31 2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