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珠宝’、龙牌‘中国黄金’、‘香港中国黄金’……这些店家的名称、店标都仿得和我们大同小异,但实际上这些‘傍名牌’金店和我们没有任何关联合作。”昨天下午,真正的中国黄金集团上海黄金有限公司向记者道出“委屈”,目前沪上“李鬼”中金已超过30家,不仅门头、店堂样子“克隆”,而且还“贴身”门对门打价格战。
作为我国黄金行业唯一的一家央企,中国黄金自2006年底在五角场开出申城首家门店以来,目前在沪门店数量已过百家,其中有36家是直营店,落户人民广场、南京路、徐家汇等核心商圈,其余是在社区及郊区的加盟店。
中国黄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我们屡屡接到消费者投诉,说在‘中国黄金’买的金条、首饰有质量问题,但调查后才发现,他们进的既不是我们的直营店,也不是我们的加盟店。”
调查显示,目前在沪“傍名牌”的30余个“李鬼”中金,大多注册地在深圳或香港,然后再在内地开店。这些店面选址往往与中国黄金门店临近,门头招牌上大写“中国黄金”字样,实际店名则“藏”在内灯箱上,消费者若不仔细辨别很容易混淆。由于“李鬼”中金把价格拉得更低,往往能吸引到就近比价的消费者,店员再来一句“我们是中金加盟店”,就更容易让消费者信以为真。
若真按“跳楼价”卖金,“李鬼”中金靠什么赚钱?“他们要么不开发票避税,要么广开加盟店收钱。光是5%的消费税,按今天344元/克的金价算,一克黄金就能避税17.24元。而且有的再开40多家加盟店,一家2万元坐收加盟费,但加盟店的质量如何就不管了。”
昨天下午,中国黄金公布行业协会进行全面抽查打假的统一客服电话4000607558,并表示正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就“李鬼”侵权等问题作进一步调查。
市消保委副主任赵皎黎昨天表示,消保委在每年进行的比较试验中,或多或少都能发现个别商家缺乏诚信、标识标签不规范等问题。另外,近期网络传言称,市场上出现部分黄金金条掺假,而在市质监局最新公布的2012年度贵金属制(饰)品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中,一款品牌为“龙·香港中国黄金”的铂950项链也因贵金属含量不足被判定不合格。
据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许文军透露,11月起,行业协会将会协同监管部门对全市金饰品质量和商家服务情况展开全面抽查。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