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讲过一个故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机很值钱。有个文化人,家里有电视机,也有很多的字画和文物。有一天,有人告诉他:“您家四门大开,好像被偷了!”文化人急煞:“惨了,我的字画、我的文物啊!”
文化人赶回家一看,小偷把电视机、录像机全搬走了,字画文物一件没拿。他长舒一口气,对警察道:“给你一千块钱,抓到小偷的时候替我谢谢他。”因为啊,小偷拿走的那些东西,远远没有那些字画和文物值钱。“贼没文化,损失巨大。”文化人最后评论说。
这事要搁如今,那文化人恐怕再难有调侃一番的雅兴了。现在,不光做贼的越来越狡猾,更有那些个骗子,花样百出,市民损失巨大的,大有人在。本报前几天报道过一个“电话剧本”骗子,他利用网络征婚获取女性求偶者电话,然后精心撰写“剧本”,通过“电话诉衷肠”,居然打动了30多位素未谋面的中年妇女的“芳心”,诈财过百万。
征婚骗子对那些女性受害者心理特征、感情动向把握之细腻,比很多在电视上夸夸其谈的心理专家,要准确到位得多。而且,据警方披露,几乎所有的骗局,无论是征婚还是最常见的电信诈骗,骗子们都会准备几套“对话方案”,把你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遇到的情况,都事先模拟好,让你不由自主地按照他们的指引,走进破财的圈套。
调查显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超过70%是妇女,其中又以中老年居多。这些女性日常信息比较封闭,尽管媒体、银行、警方等的防范提醒铺天盖地,她们就是充耳不闻。还有就是容易紧张和轻信,一旦接到诈骗电话,一惊一吓之后乱了方寸,如提线木偶般任由电话那端的骗子操控,九头牛也拉不回。
不怕骗子有文化,虽然骗术不断升级,“技术含量”提高,但我们打击和遏制的能力也水涨船高。真正怕的,倒是一些市民平常对相关防范知识的麻木无知。这也是为什么征婚骗局、电信诈骗始终多发高发的根源。“中国大妈”们,除了盯牢股票K线图、黄金走势图,也别忘了时常看看防骗警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