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读者之声
     
本版列表新闻
~~~接到电话推销一定要确认卖家身份,收货应当场验证
~~~接到电话推销一定要确认卖家身份,收货应当场验证
~~~接到电话推销一定要确认卖家身份,收货应当场验证
~~~接到电话推销一定要确认卖家身份,收货应当场验证
~~~接到电话推销一定要确认卖家身份,收货应当场验证
~~~接到电话推销一定要确认卖家身份,收货应当场验证
~~~接到电话推销一定要确认卖家身份,收货应当场验证
~~~接到电话推销一定要确认卖家身份,收货应当场验证
~~~接到电话推销一定要确认卖家身份,收货应当场验证
     
2013年08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来打折纪念币原来是赝品
接到电话推销一定要确认卖家身份,收货应当场验证
李世昭 房浩 陆常青
  打着正规钱币公司的旗号,向顾客低价兜售纪念币。可收到货一看,所谓的珍贵纪念品竟然都是赝品!近日,读者邱女士致电本报962288热线,讲述自己的被骗经历。她也借此提醒收藏爱好者,购买藏品时一定要反复确认卖家身份并当场验货,以防中计。 

  7月23日下午,邱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姓王,是河南省一家钱币公司的销售员,表示公司正在做优惠促销活动,4000多元就可以买到从1983年至今的整套熊猫币,且本次活动只向公司会员推荐。“我以前确实在这家公司买过几次纪念币,所以当时也没起疑心。”但邱女士觉得4000元还是有点贵,于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一套标价1150元的金银币,“这套产品去年买得花2000多元,这样算下来也相当于打了五折,的确很便宜!”邱女士随即下单,并选择货到付款。 

  7月25日,邱女士收到了快递送来的金银币,“当时我看快递的小伙子很忙,就没检查货品,直接把钱给他了。”但当她拆开包装后,才发现这套金银币没有鉴定证书,也没有发票,连包装盒也没有原来购买过的精致。邱女士感觉不妙,连忙将之前买过的金银币拿出来比对,发现二者的色泽明显不同,她随即致电那名促销人员,可对方就是不听电话。邱女士又致电钱币公司询问,工作人员查询后表示,他们公司根本就没有这名王姓销售人员,最近也没有推出过优惠促销活动。“我买的那套金银币现在还是卖2000多元,我一定是收到赝品了。” 

  得知自己受骗后,邱女士质问,骗子为何能掌握自己的信息,是否是他们泄露所致,但钱币公司工作人员称最近也接到很多类似的投诉,公司信誉受到很大损害。邱女士表示,事后她已经报警,目前正等待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实习生  李世昭

  本报记者  房浩  陆常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广告
   第02版:广告
   第03版:广告
   第04版:广告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2013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广告
列车沐浴阳光 车厢灯光依旧
河道黑臭 树木枯死 灯罩破碎
电动车装塑料盒 超高超宽太危险
新马路上隔离带 杂草丛生碍市容
养护工人不慎落水 巴士司机跳河救人
江湖郎中路边摆摊收费“治病”
废旧木板竹篱笆 随意堆放绿化带
买来打折纪念币原来是赝品
广告
新民晚报读者之声A26买来打折纪念币原来是赝品 2013-08-13 2 2013年08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