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江海关大楼:绕梁不去的威斯敏斯特钟声
江海关大厦和大厦上的大钟,1927年的上海地标。1925年,当江海关决意投资430万两白银重建它的新大楼时,他们还决意要造一口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大钟。江海关将大钟的制造委托给了英国的JOYCE&CO.LTD公司,这家公司曾经制造过英国伦敦国会大厦的大笨钟,在结构上,江海关大钟与大笨钟将是一模一样,总的造价为5000多两白银。
在遥远的1927年,它是工业革命全盛时期的完美象征,亦可以说是不列颠帝国之所以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一个表征:由瓦特开始的这次进程,让一个原本只有24万平方公里的岛国竟然成为世界的主宰。1927年8月,大钟由伦敦运抵上海,当装着大钟的6吨多重大木箱起吊到72米高的钟楼上时,那刻,途经外滩的行人全都止步仰望,内心为吊装奇景而惊叹不已,相信其中定有人在那一瞬间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1928年1月1日凌晨1点,这座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钟敲响了第一声,一同飘扬开来的音乐是英国皇家名曲《威斯敏斯特》。以后,这个教堂音乐就成为大钟的报刻报时音乐。那时,我指的是1928年的那个冬夜,会有多少人记得当钟声悠扬地响起并掠过他们头顶时的那份感受?侧耳倾听钟声的朱有济又是怎么想?身为江海关的监督,他力主着要造个地标式建筑,那建筑上还要有一口伟大的大钟,他果然做到了这点。当大钟敲响它的第一声时,他是否心情奇好地沿着我刚才所说的路线,经直行铁扶梯、旋转铁扶梯而最终来到了大楼的铜钟座边?他是否推开向西的窗户,先凝视着一边汇丰银行的那个壮丽的罗马式穹顶,接着,放眼眺望沿江而去的那一路江景:江堤、行人以及在跳板上忙乎的苦力?最主要的,他看没看到面向江海关大厦的那尊雕像?那个被天朝帝国罕见地封为太子太保的爱尔兰人罗伯特·赫德?
当天朝帝国正在对付它的首要敌人——那心心念念渴望彻底推翻它的“长毛”,当咸丰帝督令下的绿营官兵正试图以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摧毁已在南京称王称帝的太平天国时,天朝帝国庞大军费开支中的相当部分其实来自上海的关税,而彻底停征上海关税,那便会严重地影响清军的剿灭行动。于是,在北京的指示下,上海道台吴建章与三国领事进行了谈判,并于1854年6月28日与三国领事达成了共9款的《上海海关征税规则》,其中的第一款至关重要,因为它明确了在“海关机构中引用外国人才,由道台审慎选择任用,以弥补道台阁下深以为苦的缺陷”。尽管,让“夷人来帮办海关”实在是天朝帝国的一个无奈之举,然有意无意之中的“客卿”制度,使得上海乃至中国海关得以与其时最先进也最文明的那个世界接近。
头个帮办是不列颠帝国驻广州领事的儿子李泰国,因了他的目空一切以及其他原因,1861年,他的总税务司便由爱尔兰人罗伯特·赫德所代替,其时,赫德年龄仅为28岁。对上海乃至中国海关来说,赫德之所以举足轻重,乃因为他一手制定了海关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在其长达45年的总税务司岗位上,经他手议定的有《长江各口岸通商暂行章程》等数十种规章制度,他系统地整顿并完善了中国海关,为天朝帝国开辟了一个稳定而持续的税收来源。到1898年,天朝帝国的政府总收入中的三分之一来自赫德经营的中国海关。
再次退回上海外滩。1927年的12月9 日,江海关大厦正式落成。新大楼的主体建筑高为8层,加上上面3层高的钟楼,高度达到70 多米,当外滩建筑还没有产生沙逊大厦和中国银行大楼,它的高度是外滩之最了。整个建筑钢混结构,大门设计为古希腊神庙形式,入口处为典型的希腊陶立克巨柱门廊,7层的上方又挑出高大檐口,至于钟楼上的那口相似于英国国会大笨钟的巨钟,更以悠扬的威斯敏斯特的乐曲让上海精神为之一振。1927年的那个年末,冬夜或白昼,步入海关大楼的西方大班或本城精英,最初那个瞬间便会被大厅入口处精美的藻井、藻井上彩色马赛克镶拼的帆影海事图案所吸引,相信也会被大厅中央安放的水晶喷泉所吸引,那刻,喷泉正水流汩汩、循环往复、无休无止,仿佛一切都将如此这般地永远、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