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辣辣的日子里,我们贪图北方的清凉,在浦东顶着火球似的太阳登上飞西安的航班。快降落时,广播里传出机长浑厚的男中音:现在西安咸阳机场的地面温度是37℃。哇塞!好不容易逃离热锅里的上海,又跌入蒸笼里的西安,我真后悔!
西安长安区有个下滦村,前来接机的是该村黝黑的田村长,一见他锃亮的前额就知道他是位聪明绝顶的人物。这不,他见我们人人大汗淋漓,不用问,就知道大热天我们肯定没兴趣游兵马俑、华清池。问我们想上哪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哪儿凉快就上哪!田村长脱口而出:上秦岭,上我家!
上秦岭?好啊!绵绵1600公里的秦岭,西安这一段秦岭在古秦国城南,所以,历史上也被叫作“终南山”,登之攀之是多少文人墨客梦寐以求的夙愿。车由长安区的下滦村慢慢驶入秦岭终南山,不出半小时,车窗外的叠叠山峦变得苍翠葱绿,再一个拐弯,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的天空变得湿润起来,眼前变得更加浓绿,大家赶快摇下车窗,终南山释放出稠密的氧离子随着溢出的水分扑面而来,我们的身心顿时与山水融为一体,是谁“阿嚏!阿嚏!”打起了喷嚏。车载温度计显示环境温度只有27℃,田村长怕大家着凉,立马关掉了车载空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夸奖田村长安排有方,给了我们一个冰镇热锅、防暑降温的惊喜!
田村长带我们走进他家,环视这户地道秦岭人家,四壁毛糙,家置简陋,塌塌米铺上草席,处处透视出田村长的家境并不富裕。秦岭人家留饭,给我们上的菜全是辣的,我们上海去的人一致要求上盘青菜,结果,青菜也是辣的。究其原因,也许是锅瓢长期炒辣子,只能洗锅再上西红柿炒鸡蛋。上主食,五位上海人要了大米饭;六位秦岭人要了面条。嘿!秦岭淮河一线在饭桌上也分得清清楚楚。置身山清水秀、谷幽雀欢的清贫之家,勾起我无限遐思:秦始皇嬴政的成功,不仅仅依靠铁马金戈,更重要的是秦岭人家耕种出殷实粮仓;秦岭晶莹的山泉,不但滋润出倾国倾城的杨玉环,同时也沐浴了秦岭南北的世代庶民。我对田村长说,如此凉快的自然环境,为什么不搞避暑度假村,与西安平民百姓共享惬意?田村长回答:不行不行,现在村里条件太差,大家来度假变成忆苦思甜。世代生长在终南山的田村长还说,他正带着村委会一班人谋划建设一座古色古香的度假村,依托发展旅游带领全村人走上丰盈富裕之路。话刚出就被我们一致否定,理由是,再复古的建筑也古不过十三朝古都长安的古建筑,没有新颖就没有游客。要想在这秦岭环绕的青山绿水间,独树一帜地吸引西安古都的游客,可以建座阿尔卑斯小镇,新颖教堂、风车、草坪和郁金香等欧式风格会让古都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才有客人蜂拥而至。田村长欣喜地听完建议,锃亮的前额更显耀眼,他决意带上几位头雁人物去西欧进行先期考察。既要青山绿山,又要金山银山,是秦岭人家的孜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