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强化责任倒逼银行保障客户利益
魏英杰
  魏英杰

  生活中免不了跟银行打交道。到银行办事麻烦不说,一旦发生纠纷,客户经常要吃哑巴亏。例如,从ATM机取到假钞怎么办,以前基本上索赔无望,因为银行人员会问:你怎么证明这钱是从ATM机取的?

  这一问题可望初步获得解决。9月1日起,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四城市自动取款机将实现冠字号码查询功能,即通过技术手段记录下钞票编号。若有客户取到假钞,银行便可凭借相关记录处理和赔付。

  ATM机具有记录查询钞票编号功能,或可减少银行与客户扯皮的现象。不过,这里仍有一点小困惑:难道银行能做到记录冠字号码,却无法分清真假钞?实际上,如果银行及自动柜员机能正确辨别真伪,也就用不着逐一记录每张钞票的冠字号码。另外,银行获取个人取钱信息,是不是也可能追踪到个人花钱“动态”?那么此举会不会涉及个人隐私,引起相关后果,值得引起关注和思考。

  这样做也有助于银行改善和提高公众形象。虽说这是全国“统一行动”,但能够让银行承担起自身责任,而不是千方百计推卸责任,这并不容易。前面说的ATM机取到假钞索赔难,只是其中一个例子。此外如备受关注的银行卡(尤其信用卡)被盗刷现象,银行的处理方式也很难让人苟同。

  当前,国内信用卡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持卡人用卡安全却面临诸多问题。据报道,设置过密码的信用卡被盗刷,银行通常会以持卡人未保管好密码为由选择拒赔;对于不设置密码的信用卡,银行又会以持卡人未保管好卡片为由,让持卡人承担部分损失,余下损失则由商家承担。哪怕银行愿意赔付客户部分损失,客户还需经过报案处理等繁琐流程,为此甚至还要上法庭。不管怎么样,银行都是“赢家”。

  由于用卡风险大、索赔难,近期有保险公司推出一款个人账户损失险,投保人一旦银行卡被盗刷,可向保险公司索赔。这种“盗刷险”,看上去更像是对国内银行业的一种讽刺。银行这种作派,既有传统国有单位的傲慢自大,又有黑心小作坊主的唯利是图,总之不像真正以客户为本的企业所为。

  厘清责任是改变银行与客户不平等格局的关键。银行自身应承担的责任不能推给公众,技术或制度出现漏洞更不是让客户蒙受损失的理由。就像这一次,通过冠字号码查询功能来解决假钞赔付问题,就等于让银行履行相关纠纷的举证责任,减少了客户不少麻烦,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针对信用卡盗刷等方面,也有必要作出规定,进一步明确和强化银行的责任与义务。

  银行利用免责条款等理由,抬高银行卡盗刷赔付门槛,这并不符合国际惯例。强化银行责任,可倒逼银行修改“霸王条款”、提高技术手段,更好地保障客户用卡安全,维护公众利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常熟行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聊一辽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6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专版
马路“牛”牌
强化责任倒逼银行保障客户利益
再谈大怪路子
选择
推“零起点”教学需有配套手段
如何把握涉性案件的报道尺度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强化责任倒逼银行保障客户利益 2013-09-02 2 2013年09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