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再谈大怪路子
晏秋秋
  晏秋秋

  好吧,我必须承认。

  “新民随笔”写了这么多期,无心之作《大怪路子》反响最热烈。到上周,还有许久不见的朋友发来短信:大怪路子呢,继续写啊。

  因为此文,我至少接到100多条短信。有一个朋友特地来电,说想约我写一本关于大怪路子的书籍。我哪有这本事?!

  前几周的双休日,“九城杯”上海市大怪路子比赛,如火如荼。如今初赛已毕,复赛在即。初赛时,我静静看牌,细细琢磨,慢慢体会——上海滩,打得好的人,实在太多了!

  见一人,但凡牌不整,牌数绝不少于10张,既入10张,则路子清爽。8张放三,7张、9张放二,当他的搭档,很轻松。牌打得好,人也认真。牌后必复盘,复盘仔细到“外面加上怪,共有8张Q,你凭什么能打3张!”

  又见一人,擅长配牌。一副牌打到最后13张,仍能配出一副同花和一副顺子,还能调整成一副同花顺。江湖人称“要啥有啥”!有这样的搭档,打牌有福气、有底气。

  更有一人,不比赛,穿一件黑色T恤。这里看看,那边瞧瞧。听有选手议论,这是上海滩公认的“大怪路子大亨”,如今“金盆洗手”了。但闲来无事,有时也会拿3副牌,发6家。一家家的牌拿起来,独自琢磨,该如何出牌,对手可能如何应对。6家牌都盘算好,两小时也就过去了。

  此番看比赛,对“大怪路子”有了新的体会。3人之间搭档,贵在默契,但更可贵的,是老禅入定般的定力。没轮到出牌,绝不发声音。抓了对手3家,不喜形于色。领先的分数够了,不必打满6盘,我看有的牌手竟面露遗憾。对他们来说,打牌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趁着间歇,与一名高手闲聊。他说,打出一副好牌,和吃了一道好菜,读了一本好书,看了一部好电影一样,“都是可以回味一辈子的”。他说:“总有一天打不动牌了,但我绝对不会寂寞,我只要在脑子里,把这些年打过的牌局,过一遍就行了。”

  这真是一个大怪路子界的庄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常熟行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聊一辽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6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专版
马路“牛”牌
强化责任倒逼银行保障客户利益
再谈大怪路子
选择
推“零起点”教学需有配套手段
如何把握涉性案件的报道尺度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再谈大怪路子 2013-09-02 2 2013年09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