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山寨,关键还是要有边走边看的悠闲之心。如果我们的设计者、建造者都在赶路,都在被订单催着前行,那肯定没有了或万里无云、或细雨霏霏的下午看天发呆的心情,这样出来的“作业”想不山寨都难。
想要不山寨,就要允许外行的市民参与设计的评判。力学的、材料的、功能性的门道,可能大家都说不出一二,但一件东西好不好看、好不好用,适不适合,无论是服装、电器,还是建筑、城市,大多数人还是能够说出一二的。也许建议不够专业,但胜在够真实,够直观。
虽然,山寨是一个大家都想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的现象,但真的遇上了还是要心动的。存在即是合理,山寨现象盛行多年有着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它暂时能满足部分人的需求,这是不争的事实。要而言之,如果原创的作品也能放下些身段,别那样高高在上,那我们又何必去山寨?让市民参与评判,大家也会在实践中自我教育;更何况,高手在民间。
有朝一日,当优雅和淡定成为生活的常态,我们的心灵真的就富有了,也就不会人人被急躁所控制而无法静下心来欣赏或思考,也就无需再山寨了。当淡定成为国民的标志色时,创意就会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自然会淡定地不再“哈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