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宝山区顾村的馨佳园社区是上海六大保障性住房基地之一,2012年运行以来,馨佳园已入住居民10763户、2.7万余人,大部分是来自杨浦、闸北、虹口、普陀等中心城区的动迁户及经济适用房用户。
馨佳园的人口在短时间内急剧导入,去年曾创下过3个月内集中入住5000户的纪录。其动迁和经济适用房的住宅性质,决定了其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的特点,不少居民刚搬来时满腹怨言。再加上初期公共配套设施的相对落后,生活不够便捷,给社区管理带来诸多矛盾和困难。
为此,顾村镇探索“镇管社区”管理新模式,形成了“镇—居民区联合服务中心—居委会”三级社区管理组织架构,联合派出所、居委会、物业公司、社区志愿者等,一方面充分了解居民需求,让他们有地方“吐槽”,另一方面开展自治和共建,努力在初期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实际问题。
发现居民需求
馨佳园十一街坊2200户居民中,一半以上是去年下半年从闸北区拆迁而来。失去原来的交际圈,居民们的心理落差很大。如何才能更快地走进居民的心里、取得他们的信任,成了摆在十一街坊居委会负责人陈霞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陈霞请来了“帮手”——居民们原户籍所在地天目西路街道安源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丁银凤。“那天我们把丁书记请到小区来做客,刚走进大门,就听到有人在楼上叫她,竟然是住在9楼的一位阿婆。”娘家人来看我们了!居民们奔走相告。
“原籍居委干部和居民们打了多年交道,更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心态想法,通过这种特别的信息互通的形式,就能准确发现居民的需求。”
陈霞从丁银凤口中了解到,刚搬入小区的一对党员夫妇家里十分困难,50多岁的丈夫下岗待业,妻子重病瘫痪在床,家中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居委干部立即上门探望,嘘寒问暖,还帮男主人找了工作。新老居委干部一起走访居民,让大家觉得自己并不是没人管。
“如何让居民认可居委干部?我们让居委干部到居民原籍地居委会学习,熟悉当地的文化和管理理念,了解居民的行为习惯,从而能针对性地为他们服务。”宝山区副区长周德勋表示,要让居民满意,除了不断推进硬件配套外,更要主动在社区管理工作中探索、创新。
去年年底,两家居委会签署了共建协议,馨佳园的居委干部还带着居民回到原户籍地,和那里的老邻居交流,为馨佳园“打广告”,打消拆迁户心中的顾虑。
馨佳园居民区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周明龙订了个“六必访”的规矩,其中群众生活有困难的必访。通过民政部门、老龄办、居委会、村委会等,及时发现、掌握生活有困难的群众信息,特别是那些收入水平很低、失业人员生活无保障、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
畅通发声渠道
每个月25日,不少九街坊居民就会端着茶杯来到小区内的“心连心”茶室集合。这里是刚设立不久的4个区人大代表的接待点之一,每个月的此时都会有两名人大代表来听取居民意见、建议。通过这一渠道,居民们的一些好建议被一一落实。比如,在12个小区的主大门建立便民服务站,根据居民临时需要,配备雨伞、打气筒、针线包、小药箱等便民物资。再比如,将医疗服务、文艺演出、电影播放引入“心连心”茶室,使之成为居民养生、交友、学习、健身娱乐的文明休闲之地。
(下转A4版) (上接第1版)
顾村镇党委书记瞿新昌认为,镇管社区的核心是对内自治,要让居民有充分的话语权和意见权,真正当家作主。
每周一例行的“综合服务日”中,由居委会、物业、派出所和志愿者组成的管理队伍在小区各个角落明察暗访,随机找居民聊天,倾听诉求。
去年5至7月份,馨佳园迎来一波5000户居民集中入户装修的高峰。不久,居委会、物业就接到大量居民投诉:一是私自敲毁承重墙的情况开始蔓延;二是建筑垃圾堆得乱七八糟,甚至压坏了电梯。
居委干部、志愿者、物业和房管部门的执法人员挨家挨户走访,一起做居民工作,要求他们恢复承重墙体,及时遏制住了这股势头。
按理说,居民只要将建筑垃圾放到楼门口,会有专门的清运公司再将之短驳到小区内的集中堆放点,但居民要出300元的清运费。有些居民不愿出,工人就不肯干,垃圾迅速累积,小区里尘土飞扬。各方再度出面调解,第八居委会负责人何赟自己开着助动车,帮忙清运垃圾,居民们深受感动。
居民参与自治
现有2277户居民的九街坊,是馨佳园规模最大的小区之一。周明龙算了笔账:若按一户3口人计算,九街坊内每911个居民只能摊到一名居委干部,而整个馨佳园目前能摊上的警力只有20名——走街串巷的传统管理方式在大型居民区明显力不从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月至今整个馨佳园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这当中,居民自治起了大作用,一街坊“杀鸡、拔菜”的故事颇具代表性。
2010年居民刚搬入一街坊时,周边配套设施不齐全,去刘行镇菊泉老街上的菜场起码要走半个小时,于是一些居民看中了门前的绿化带,种菜、养鸡。居委会负责人金凤芬联系卜峰莲花超市,一番苦口婆心,超市同意把班车延伸进来。买菜方便了,但一些人种菜养鸡的“恶习”仍改不了,居委会和物业一起劝阻过很多次,收效甚微。金凤芬决定发动居民的力量,在今年7月成立了由志愿者组成的文明督导队。督导队雷厉风行,看到种菜当场拔掉。
目前,馨佳园的志愿者队伍已扩大到500名,今年还将组建志愿者服务中心一个,志愿者工作站7个。依托志愿者队伍,各个街坊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措施和项目,比如八街坊要求“陌生人必问、可疑人必查、来访者必带”;十街坊采取“楼道精细化管理”,民主管理小组每天在楼道内巡视,看看各家各户门窗关好,独居老人是否安好。
“充分发挥志愿者团队的作用,才能让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价值,做到小事不出楼组,大事不出小区,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顾村镇党委书记瞿新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