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教师节有感
邵 宁
  邵 宁  

  昨天是教师节。我想起了许多老师。

  他们中有的是我的家人,从祖辈算起,我们家当老师的有近10位,从普教到高教,从幼教到特教,都全了;有我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我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还有在俄罗斯留学时的老师,耳目一新的教育方式、浓浓的人情味,让我第一次在没有压力的学习中感受到成功,也让我在分别时泪流满面;有当记者多年来采访过的好老师、名校长,他们的教育理念也给我许多启发。

  让人欣慰的是,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20年前,几乎没有什么大学毕业生愿意去中小学当老师,因为收入偏低、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也不高。渐渐地,情况有所不同了。每年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师资招聘会,都人头攒动。一位朋友的女儿即将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就业的首选是小学英语老师!听说现在要到复旦附中等名校当老师,学历至少要硕士。

  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国家的教育投入在加大,说明教师的职业稳定,待遇提高,已有消息说教师的待遇要参照公务员。有了大量优秀人才的加入,我们的教育就有了希望。而且,由于家庭对孩子教育日益重视,教师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教师的形象越来越好了?也不一定。有的老师上课不教,补课时教;有的老师态度粗暴,伤害孩子自尊;有的老师一发现学生有问题,就训斥家长……个别教师的行为,更是让学生无法产生敬意。最近有人向媒体反映,某中学一数学教师暑假在外开班补课,都是本校的学生,共100多人,每人每堂课100余元,孩子们一边上课,一边帮老师算收入,对老师和学校的敬畏之心也随风而去。

  教师节前后,每个人不妨都想一想自己的老师,这会让你的心更纯净。每位当老师的,不妨都想一想自己的职业,因为这是一份非同寻常的职业。

  昨天一早,送女儿去上学。路上她对我说,美术课老师让大家画《我的梦想》。我问:“你画的是什么?”她粲然一笑:“我的梦想是:我想当老师!”

  这应当是小学生给老师的最好的礼物。只有当老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无比美好时,孩子才会将这份职业作为自己的梦想。

  致敬,亲爱的老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专版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科教卫新闻
   第A14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内校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招生留学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6版:广告
取消英语课不是治“教育病”药方
教师节有感
白大褂的重量
治堵猛药,单方不如复方
“收割机”
别让腰封成为庸俗冷笑话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教师节有感 2013-09-11 2 2013年09月11日 星期三